每一次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改善的不僅僅是這項技術本身,更是改變整個社會相關體系的前進和發展。今天,隨著世界多元化發展格局的形成,中國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自主創新時代。特別是在新材料工業發展史上,同樣經歷著一場場影響歷史進程的技術革新。
人類無機非金屬材料是從陶瓷時代開始,經歷玻璃時代,水泥時代,如今演繹到微晶時代的四次技術革命。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康寧公司發現微晶玻璃,六十年代,前蘇聯走在世界微晶玻璃的前列。我國自七十年代末開始研究連續壓延法生產礦渣微晶玻璃,先后在湖南湘潭、江蘇無錫、安徽滁州分別建設了生產線,因連續壓延技術沒有突破而被迫停產。晶牛集團自1992年開始,于1999年研發成功壓延微晶玻璃并達到規模化生產。工業防護用微晶玻璃是以廢渣、尾礦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熔化和壓延工藝成形的結晶相和殘余玻璃相組成的質地堅硬、致密、均勻的復相材料。如今已經裝備了500余家國內外大中型企業,在鋼鐵、電力、煤炭、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發揮了革命性的作用。
2011年1月25日,由晶牛集團負責起草,歸口于中國建材聯合會的《工業用微晶板材》行業標準在北京通過了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質檢機構及應用企業等方面的專家的審查。晶牛集團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工業微晶板材領域“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此舉將奠定中國晶牛集團在世界工業微晶板材領域的不可動搖的權威地位!
隨著工業微晶板材行業標準的制定,微晶板材的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拓展,使相關行業實現生產成本降低,質量提高、能耗減少等多重效益,必將引發整個工業領域的深刻變革。晶牛集團憑借在微晶板材這個朝陽產業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必將長期屹立世界材料工業技術變革潮頭,為民族工業偉大復興做出巨大貢獻,為實現用毛澤東思想打造國際領先企業的使命奠定堅實基礎。
“晶牛已經走在國際同行的前列,由我們來制定工業微晶這個標準是當之無愧的。這不僅僅代表晶牛,還代表中國。我為你們高興!”中國建材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徐永模在《工業用微晶板材》行業標準審定會上如是說。
沒有方向,一切風都是逆風;有了方向,世界就會為你讓出一條路。晶牛集團作為中國材料工業發展中創新的一個代表,正是依托我國強大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開啟了人類享用微晶時代的颶風。中華民族的創新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激發出它蘊藏千年的潛在能量,也再次張揚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