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文公布了第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試點企業名單,巨石集團榜上有名。此次評選出來的“兩型”企業不到百家,代表了我國在此領域的最高榮譽。
“節能減排當先鋒,黨建抓出生產力。這項榮譽來之不易,是對我們‘節能減排當先鋒’活動的最高褒獎。”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形象策劃部部長朱惠順介紹,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巨石集團通過組織黨員議事獻計、開展節能減排評比、爭當市場營銷先鋒、評創黨員“踐諾之星”等創新舉措,激發黨員先鋒意識,努力爭創“發展強、黨建強”先進企業。
“平時工作看得出來,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談起黨、黨員和黨建工作之于企業的作用,巨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毓強擲地有聲地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巨石集團靠什么做大、做強,靠黨的領導,這是本;靠黨建推動,這是力;靠文化管人,這是魂。黨建工作,塑造我們企業的“亮劍精神”。
黨建似心靈紐帶,鑄就全球玻纖“心臟”
啟示:一滴水可折射出一個春天的溫暖,一名黨員可以引領一個團隊的氣勢,一個組織可以讓一個企業產生聚變,從一家小廠走向世界。
磐石之堅與玻纖之柔,看似遙不可及,卻已觸手可及。如今,在巨石集團,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磐石,歷經高溫熔爐千錘百煉之后,正源源不斷地抽出千絲萬縷,編織成一個橫跨亞洲、歐洲、非洲等全球玻纖巨擘。
有人問,巨石為何能從萬千鄉鎮小廠中脫穎而出,成就今天的事業?
有人問,巨石為何能引萬千才俊自遠方匆匆而來,實現未來的夢想?
有人問,巨石為何能在風云變幻的市場屹立不倒,奠定當今的偉業?
“巨石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到現在的國際性企業集團,這與巨石員工類似于石的品性和精神分不開的。”張毓強說,堅如磐石的品性,源自以企業文化的熏陶與涵養,源自黨建文化的精神引領,源自黨組織的溫情關懷和黨員先鋒的典型示范。
走入巨石集團,每一個生產車間都有一塊紅色展板,記錄著鏗鏘有力的黨員承諾;每一個分廠,都有一間現代化的黨員活動室,也被工友們形象地稱為“心靈港灣”;每一個黨員,都在工作牌上掛著黨徽,讓熠熠生輝的黨徽見證自己每一天的辛苦努力……
“黨建文化可以化污濁為潔凈,化平庸為杰出,化弱小為強大,可以吸引、影響、鼓舞更多地優秀人才聚集一起。”朱惠順心有感慨地說,我們的員工來自五湖四海,我們的業務遍布世界各地,就是由于黨建文化這條心靈的紐帶凝聚了所有人的團結之力、拼搏之心。
目前,巨石集團已成全球玻纖的領軍企業,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7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資產超過130億元,員工10000余人,玻璃 纖維生產能力超過90萬噸,擁有浙江桐鄉、江西九江、四川成都三個生產基地,并設立了13個海外公司。
黨員似指路明燈,引領企業乘風破浪
啟示:把生產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技術骨干培養成企業管理人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進入巨石集團桐鄉基地,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這一座座廠房里面的一個個窯爐,就是巨石‘心臟’。”巨石集團三分廠黨支部書記錢志偉說,窯爐內部的溫度超過1000度,把礦石原料融化拉成絲,一座窯爐從建成到報廢的7年間,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停。
寒意尚未退卻的三月初,走進三分廠的熔制工段,一股撲面而來的熱氣讓人感到身處盛夏,身穿一件單衣的黨員沈建良滿頭大汗,正在來回檢查窯爐的運行情況。令人驚訝的是,沈建良與其他的工友不一樣,他腳下竟然穿著一雙過時的布鞋。
“窯爐上面的溫度很高,只能穿布鞋,如果是塑料的鞋底,容易融化掉的。”指著高聳的煙囪,沈建良說,外界平均氣溫在30度左右時,車間里的溫度就超過了40度,窯爐操作平臺上的溫度就更高了。從1994年進入巨石工作以來,沈建良的工作就沒有離開過窯爐,就沒有離開過操作一線。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換來了企業跨越式的發展。
“我們的崗位需要沈建良這樣的老黨員,我們的廠區更需要這種孺子牛精神。”錢志偉說,窯爐的穩定性與產品質量息息相關,巨石“心臟”的穩定運行,需要技術支撐,更需要經驗保障。正是沈建良這樣的經驗豐富、甘于奉獻的黨員,為巨石高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巨石集團努力把生產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技術骨干,把黨員技術骨干培養成企業管理人員;把黨員技術骨干推薦任班組長,把負責企業中層管理的黨員推薦到企業決策層,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黨員的力量,猶如一滴滴珍珠,散落在巨石集團的每一個廠區每一個車間,滲透在巨石集團的每一個生產經營環節。每月25日,巨石集團的黨員們都會集中開展“黨員議事日”活動,通過企業發展分析會、建言獻策民主懇談會、職工思想狀況分析會……
在思維碰撞中尋找企業轉型發展之機,在頭腦風暴中尋覓市場新機遇。據初步統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巨石集團已收到黨員提出的意見建議483條,采納279條,產生經濟效益5200.67萬元。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為了表彰黨員的先進性作用,巨石集團專門開展了“黨員踐諾之星”評選,讓創先爭優從黨員爭創變成全員爭創,激勵全體員工敢爭一流、敢為人先,以此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科學發展、凝聚企業員工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黨組織似“聚心塔”,發揮團隊“聚變效應”
啟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哪里是企業重點,哪里就有黨員創先爭優的身影;哪里是企業發展之所急,哪里就涌動著黨組織活力與動力……
“巨石不能滿足于目前全球玻璃纖維工業引領者的角色,而應致力于成為全球玻璃纖維工業的領軍者,并保持這一地位。”張毓強說,實現巨石的企業愿景,必須要有一支執行有力、敢于創新,勇于奉獻的團隊。
開拓新市場,讓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是巨石集團近年來的“頭等大事”。2010年,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巨石集團黨委結合企業實際,開展了爭當市場營銷先鋒活動,組建黨員市場營銷突擊隊,開展市場考察、客戶走訪、產品推銷等,引導黨員員工并帶動其他員工積極爭當市場營銷先鋒,拓展國外玻纖市場。
一聲令下,個個爭先恐后。黨員鄒建紅主動帶領員工漂洋過海,前往南非組建了巨石集團的營銷機構,實行“金點子”管理、“末位淘汰制”等措施,帶頭提高營銷水平,成功打開南非銷售市場,為企業新增銷售收入8500余萬元。
“黨員爭優秀,不是花架子;黨員的先進性,更不能嘴上說說,只有經歷激烈的市場競爭檢驗,判斷優秀與否,先進與否。”朱惠順說,在巨石集團,黨組織就是一座凝聚人心力量的“聚心塔”,把所有員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一支堅不可摧的團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破浪前行。
在原材料價格高、環境壓力趨緊、節能減排成為企業中心工作的現實境遇下,巨石集團黨委審時度勢,號召集團黨員爭當節能減排先鋒,黨員帶動,在集團掀起了一股主動踐行綠色生產的旋風。據介紹,自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巨石集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共實施各類“節能降耗”項目505個,黨員帶頭節約生產原料,降低能源消耗,已節約標煤5991.2噸,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94.73公斤標煤/萬元,企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指標下降了2.1噸標煤/萬元,減排COD178.1噸,降低成本5.8億元,共有227位黨員、職工受到獎勵,獎勵金額達1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