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公司圍繞“增強主業盈利性,保障資產流動性”的經營策略,積極研判行業形勢,充分發揮公司技術優勢和創新精神,深化上下游一體化和差異化競爭戰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強化產品研發和升級,加強精細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半年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5.06億元,同比增長8.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7.71萬元,同比增長76.86%。
2017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經營情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業務盈利能力增強
公司浮法玻璃業務板塊通過穩定生產、細化工藝、優化銷售策略、細分市場及客戶等措施加強運營管理,增強了盈利能力,實現了較好的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加強對浮法業務整合。一是積極進行產品的升級,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產品黑色隱私玻璃,接單量大幅增加;全力跟進黑色家電市場,加強新品研發;穩定生產A綠產品,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力度開發自潔玻璃、減反射玻璃等鍍膜差異化產品;積極拓展高附加值差異化產品市場及F綠和A綠的外銷市場。二是加強績效考核,通過完善和強化工藝流程、提升操作水平等措施提升產品質量,積極推廣使用改型后的鐵架代替木箱等方式節約包裝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二)汽車玻璃加工業務保持穩定增長
汽車玻璃加工業務通過產業鏈延伸以及跨界的整合,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積極開展國內市場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穩定增長。
報告期內,產品方面,豐富了機車玻璃、家電玻璃、天窗總成等品種;市場方面,整車業務實施戰略型和選擇性接單,提高了公司的訂單質量,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國外市場拓展順利,供貨量持續提升;技術方面,強化科研開發力度,開展前瞻性汽車玻璃的研究與開發,在研項目不斷量產,為公司業務的穩定增長提供保障。
(三)建筑玻璃加工業務困境中求發展
原片價格的上漲對建筑玻璃深加工業務帶來了成本大幅度上漲的不利影響,建筑加工市場高端項目需求減少,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發展受到挑戰。
面臨嚴峻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公司更加注重經營質量,通過內部挖潛,改善企業經營的健康度和可持續經營潛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提高產品復合度,提升市場服務,穩定產品價格,公司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高附加值的雙銀和三銀等產品的訂單,以及一批有影響力的標桿項目,為公司業務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四)科技創新助力企業發展
公司持續推進差異化產品的研發,并快速推廣市場運用。自清潔玻璃、日蝕玻璃、薄玻璃Low-E鍍膜、超低反光率的Low-E鍍膜玻璃等一批新產品通過試驗、調試并取得成功,實現了商業化銷售。截止6月底,新產品商業化銷售收入過億。目前公司擁有的有效授權專利數量共計63項,其中:
24項為發明專利,39項為實用新型專利。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經營模式及行業情況說明
1、主要業務
公司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浮法玻璃、建筑加工玻璃、汽車加工玻璃。
浮法玻璃業務:公司擁有天津、常熟兩個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包括高端汽車玻璃原片、EA在線硬鍍膜低輻射玻璃、超白玻璃、太陽能電池面板玻璃和特種節能玻璃等系列。
建筑加工玻璃業務:公司擁有上海、天津、江門和重慶四個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包括離線Low-E鍍膜、節能中空、安全夾層、彩釉等各種高性能、節能環保建筑加工玻璃。產品質量和服務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被廣泛應用于全球地標性節能環保建筑。
汽車加工玻璃業務:公司擁有上海、儀征、武漢、常熟四個生產基地,主要從事OEM汽車玻璃及玻璃總成研發、制造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各類汽車前擋、后擋、車門、側窗玻璃,已成為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家的優秀供應商。
2、主要經營模式
公司堅持“上下游一體化”產業發展戰略和“差異化”產品競爭戰略,構建統一管理信息平臺,實施經營業務集中管理。致力于產業價值鏈建設,為客戶創造價值。
3、行業情況
2017年上半年,浮法玻璃市場運行平穩,呈現價格上漲、成本回歸、效益增加等特點。由于市場價格的上漲,促進了產能的恢復。同時,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浮法汽車玻璃原片的需求,浮法玻璃產量同比增長。
浮法玻璃原片價格上漲對下游建筑深加工企業帶來了成本的大幅度上漲,擠壓了加工玻璃業務的利潤。近年來,同質化競爭導致加工玻璃產品價格一路下滑,甚至低于成本線以下,建筑加工玻璃行業經營較為困難。
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
2017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同比增速雖有所減緩,但還是有一定的增長。
隨著新能源、智能汽車推廣,汽車玻璃朝著輕量化、智能、集成方向發展,汽車加工玻璃行業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