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由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建筑用玻璃加工智能制造通用要求》團體標準審查會在成都召開。出席會議的領導有: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佰恒,玻璃協會秘書長、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會,玻璃協會中空玻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海,玻璃加工企業、智能制造裝備和軟件單位合計26名代表參會,其中11人為審查專家。會議由玻璃協會防火玻璃與構件專業委員會秘書處主任尤然主持。
張會長首先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玻璃行業因其工藝性質決定周期性較強,浮法玻璃與光伏玻璃兩大板塊運行壓力較大,今年行業正處于下行期與周期性轉變的雙重疊加階段,由此帶來的發展困境較去年更為嚴峻。近期國家多次強調的 “反內卷”,其核心是對惡性競爭的明確反對與遏制。在當前行業承壓的市場環境下,構建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已成為破解發展困局、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行業需以合規經營為基礎,重點圍繞節能減排升級、安全生產保障、核心產品升級等重點領域開展系統性工作,通過規范發展筑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他強調,在企業層面,要創新,要適應當前行業的減量發展形式,發展理念的轉變與戰略調整至關重要。企業應摒棄傳統增量發展的 “做大做強” 思維,轉而秉持 “先做強再做大” 的理性發展理念,在投資決策上保持審慎態度,將資源更多聚焦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產品的創新。
他指出,本標準精準契合了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智能化工廠能為企業生產帶來多方面利好,包括管理效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以及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行業的智能化水平仍處于基礎階段。從整體來看,行業尚未完全達到智能制造的全要素水平,距離 “黑燈工廠” 這一最終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在這樣的階段,推動智能化標準的制定責任重大,它將為行業轉型指明升級路徑,引導企業循序漸進地向智能化目標穩步前進。標準的制定要從始至終嚴格遵循先進性、前瞻性、適用性原則,方能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標準。
四川雄港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加全代表參與單位參會并致辭。對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祝愿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根據標準審查會程序,會議推選許武毅作為本次審查會的審查組長。尤然代表標準編制組匯報了標準立項、討論會、征求意見等工作過程。標準執筆人馬曉輝對標準條文逐條宣讀。審查專家對標準送審稿條款和文字表述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修改。
在審查組和參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標準的審查工作。會議認為: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廣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送審材料齊全,技術要求合理、適用。根據目前掌握的國內外同類產品技術指標,評定《建筑用玻璃加工智能制造通用要求》團體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李會秘書長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安排:1.要求標準編制組按審查意見修改標準文本,盡快形成標準報批稿。2.按照標準制定程序完成標準的報批,使該標準盡快發布實施,為我國建筑玻璃加工智能制造的應用推廣,提高加工玻璃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起到指導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