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一個剛性生產的行業,一般生產線的使用壽命在8年左右,一旦投產產量就相對穩定,生產線冷修成本高達5000萬—8000萬。玻璃的上游主要有純堿、石英砂、重油及其他燃料3個方面,這些行業與玻璃行業關聯度很高,對玻璃行業的發展影響較大。
純堿受房地產短期緊縮的影響,占據純堿消費市場1/5的平板玻璃對純堿消耗增幅放緩。一般情況下,每年的一季度是純堿的消費淡季,二、三季度需求量處于上升走勢,四季度需求最為旺盛。據了解,生產企業一般會有自己固定供貨的堿廠,隨行就市進行相應的原料采購,原料中純堿的價格相對波動性較大。
石英砂石英砂是生產玻璃用硅質原料的核心成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原料豐富,多年來石英砂價格低廉,銷售半徑300公里,再遠運費就超過銷售價格,不經濟。雖然石英砂是生產玻璃原料的主要成分,但是其價格只占生產成本的很小比例。
重油、天然氣及其他燃料玻璃熔窯在生產過程中一般以重油、天然氣和煤氣等為燃料。重油又稱燃料油(4916,-24.00,-0.49%),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質油,其價格走勢受到原油價格的指引,總體上原油走勢決定國內燃料油的價格方向。我國現行的天然氣定價機制實行成本加成的定價模式,價格波動較小。煤焦油是焦化工業的重要產品之一,其產量約占裝爐煤的3%—4%。相對于用重油作燃料來講,煤焦油比較合算,因而許多玻璃廠紛紛轉用煤焦油。
整體來看,純堿及燃料是玻璃上游價格波動較大的兩個方面,對后市玻璃價格的成本分析具有較大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