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光伏玻璃銷量持續向好。在下游電站項目受到持續追捧的影響下,部分組件廠訂單已排至明年。在強有力的市場需求支撐下,國內原片采購緊俏局面再度延續。

盡管歐委會決定自11月27日起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玻璃征收42.1%的反傾銷關稅,但對國內光伏玻璃銷量影響甚微。目前光伏玻璃直接出口的企業較少,且出口目的地逐步向日本、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轉移,歐洲僅以維持少數老客戶為主。此外,目前除嘉興福萊特、東莞南玻、河南裕華外其他廠家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出口份額多占到總經銷的20%以下,歐洲市場占有比例更是寥寥無幾。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穩下,受惠于更高的出口價格及良好回款條件,出口企業增加國內銷量的可能性較低。
市場供應持續緊俏,下游采購壓力逐步顯現
卓創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在產超白壓延玻璃企業共21家,產能達11030噸/日。為滿足自身需求,原片不外銷的企業有11家,產能約為5980噸/日,占國內總量的54%。現東莞南玻、蕪湖信義、中航三鑫僅供應部分老客戶為主,產能達2800噸/日,占國內總量的26%。在蕪湖信義減少原片供應之后,下游鋼化、鍍膜廠家僅依靠天津中環、山西日盛達等7家企業維持,其產量僅為2250噸/日,占比達20%。據卓創了解,原片出售企業中仍有部分維持自用。
出口受阻,難緩國內供應危機

盡管歐委會決定自11月27日起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玻璃征收42.1%的反傾銷關稅,但對國內光伏玻璃銷量影響甚微。目前光伏玻璃直接出口的企業較少,且出口目的地逐步向日本、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轉移,歐洲僅以維持少數老客戶為主。此外,目前除嘉興福萊特、東莞南玻、河南裕華外其他廠家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出口份額多占到總經銷的20%以下,歐洲市場占有比例更是寥寥無幾。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穩下,受惠于更高的出口價格及良好回款條件,出口企業增加國內銷量的可能性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