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年上半年我國玻璃行業的走勢,較年初相對謹慎的情緒有比較大幅度的改善。年初大部分行業人士普遍抱有悲觀情緒,認為市場需求很難有出色表現,價格下行壓力比較大。在房地產行業上半年一路走強的帶動下,玻璃行業的供需矛盾有所緩和,整體呈現價漲量穩的趨勢。生產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目前保持較低的庫存水平。同時在較好的市場預期作用下,5月份下旬以來生產企業新建生產線點火和冷修復產速度明顯加快。2016年上半年玻璃行業總體可概括為“價漲量穩、庫存降低、效益轉好、復產加快”。







宏觀經濟
1.制造業受出口拉動,帶動電力、燃氣及水供應業和東部工業增加值回升。今年3月、4月和5月的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分別為-1.3%、-1.0%和0.8%。考慮到2015年4月基數較3月下降,5月基數較4月回升,5月出口交貨值算得上真實的回升。受出口拉動作用,5月份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上升7.2%,較4月份回升0.3個百分點。
2.制造業內部分化,鋼鐵行業增加值與PPI持續背離。5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上升11.5%和8.5%,增速分別比4月份加快1.8和0.6個百分點,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和2.5個百分點。觀察相關行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3.8%上升為5月份的4.2%,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3.6%上升為5月份的5.6%。從早前公布的PPI數據看,5月份這兩個行業的PPI同比降幅均較4月份縮小0.2個百分點,顯示出需求帶動供給的良性擴張。
3.制造業和民間投資拖累固定資產投資超預期下滑。市場預期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與4月份持平,為10.5%,而實際公布值僅為9.6%。細分來看,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比4月份進一步微升0.02個百分點,但是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6.0%進一步下降至4.6%,成為拖累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因。
4.房地產投資或見頂。5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7.2%回落至7.0%,商品房銷售額、新開工面積和土地購臵面積的累計同比增速分別較4月份回落5.2、3.1和0.6個百分點。受高庫存影響,年內房地產投資增速難以走高。
5.商品零售平穩,餐飲增速放緩。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較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增速持平于4月份的9.9%,餐飲收入增速則較4月放緩0.7個百分點,可見5月份消費品零售增速的走低主要是因為餐飲增長放慢。
6.需求未見回暖。需要提醒的是,5月份制造業增加值回升并不意味國內需求顯著回暖。其一,2016年5月的工作天數比2015年5月多1天,若按工作天數進行線性調整,5月份制造業增加值是下降的。其二,早前公布的中采PMI新訂單指數較4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庫存指數較4月份回升1.3個百分點。其三,上文通過對出口交貨值和對細分行業增加值和PPI的分析未發現國內需求回暖的有力證據,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的下滑反映企業對未來需求缺乏信心。



房地產
房地產投資1~5月同比增長7.0%。1~5月全國房地產累計開發投資為34564億元,同比增長7.0%。相比2015年1~5月同比增長5.1%而言,2016年1~5月增加1.9個百分點,比2015年12月累計增速回升6個百分點,比2016年1~4月累計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1~5月商品住宅投資23118億元,同比增長6.8%,占房地產開發投資比重為66.9%。
房地產累計銷售面積同比增加33.2%。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8億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33.2%。累計增速比上月下降3.3個百分點。1~5月商品房累計銷售額達到367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7%。累計增速比上月下降5.2個百分點。從銷竣比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1~5月銷竣比數據為1.50。與前一個月相比繼續有所轉好。
從銷售端同比看,2015年6月和第四季度屬高基數期。從投資端看,當前開工復蘇與5月1日推行營改增造成開工提前存在關系。環比方面存在不規則性,但傳統淡季在7、8月份。趨勢看,我們認為2H(尤其4Q)數據回落屬大概率事件,但強調基本面大年事實(增速回落不改總量新高,全年銷售額和銷售面積或再創歷史新高)。


汽車行業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5月份汽車銷售209.2萬輛,環比下降1.7%,同比增長9.8%,高于上月的6.3%。其中乘用車同比增長11.3%,商用車同比增長1.4%,1~5月份累計銷售1075.52萬輛,同比增長7.0%。其中乘用車累計增長7.75%,商用車累計增長2.3%。
總體來看,5月份乘用車需求超預期推動整體數據好于預期,乘用車超預期雖有工作天數、基期低以及營改增等因素影響,但也可以看出目前乘用車需求較為穩定。后期看,我們認為乘用車需求環比仍有望保持穩定,同時去年基期逐步走低,未來2個月乘用車需求同比向上彈性較大,從而帶動整體增速繼續上升。
出口
2016年1~4月我國浮法玻璃出口總量405686.282噸,同比去年增加7.56%;出口總金額113527862美元,同比去年減少12.52%。從2007年以后浮法玻璃原片出口有了比較大幅度的減少。一方面是國家出口退稅制度的調整;另一方面是國際市場需求增量有限,建筑施工的環比增長遠小于國內市場需求。再者就是隨著國內加工市場的逐漸成熟,玻璃出口的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玻璃加工制品的出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產能增減
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352條,總產能12.56億重箱。其中在產玻璃生產線226條,在產產能8.86億重箱;冷修停產生產線126條,停產產能3.70億重箱。
和其他行業相同,玻璃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批僵尸企業,同時也有部分生產線退城近郊搬遷或者由于生產經營穩定而長時間停產,經過初步統計,這類生產線共有80條,產能為2.18億重箱。因此將長時間停產、退城近郊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僵尸企業剔除后,形成統計如圖。
國內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72條,總生產能力10.38億重箱;其中在產生產線226條,在產產能8.86億重箱;冷修停產生產線46條,停產產能1.52億重箱。調整之前產能利用率為70.56%;調整之后為85.40%,提高的幅度比例比較大。從這些已經不具備生產能力的生產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南和東北等地區。華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區則比較少。
產能方面,受到市場需求轉好和經濟效益增加的影響,今年以來新建生產線和冷修復產生產線數量明顯增加,而冷修停產生產線的數量明顯放緩。
據了解,對于后期市場看好和出于競爭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數量的生產線要冷修復產和停產冷修。
后期新增產能和冷修復產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東等地區,我們認為后期部分區域市場供需矛盾壓力增加明顯,例如山東、安徽等等。對于冷修停產的生產線,我們認為后期數量將比較少,主要原因在于當前市場價格較好,即便是生產線熔窯到期,也會選擇在旺季之后停產冷修。





成本因素
今年上半年玻璃生產成本的變化主要來自于純堿價格的波動。燃料成本價格波動相對幅度比較小,預計下半年煤炭燃料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動因來自于廠家限產。
1月末山東海化濰坊工廠的生產事故造成大部分生產廠家的純堿在短期內大幅度漲價。之后生產企業復產以及部分廠家從美國進口純堿等因素影響,純堿價格在后期有比較大幅度的回落。預計下半年純堿價格穩中有降。
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的脫硫脫硝等環保裝置基本上已經開始運行,由此而增加的生產成本在下半年沒有變化。
預計下半年玻璃生產成本將在上半年的基礎上穩中有降,或者整體持平。
政策法規
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計劃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等。
第一,《指導意見》是在國家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大的背景下,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和建設制造強國的決策部署,為推動建材工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而制定的。
第二,提出嚴控新增產能要求,比以前政策更加嚴格,從源頭上杜絕過剩行業中的新增產能,這也是未來行業健康的基礎。
第三,在部分地區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拓寬了錯峰生產措施的時間和空間,在季節性和區域性上對控制產能的作用更加明顯了。
第四,提出了在供給端改善產品結構,如:提升水泥制品,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重點生產42.5及以上等級產品;發展高端玻璃: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廣應用低輻射鍍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安全玻璃、個性化幕墻、光伏光熱一體化玻璃制品,以及適應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需要的節能門窗等產品。
價格走勢
上半年的市場價格走勢出乎大部分行業人士的意料,價格漲幅和持續時間都超出預期。究其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拉動,貿易商和加工企業等中間環節備貨不充分,以及去年下半年去產能速度的加快,等各種因素的綜合疊加。
6月30日中國玻璃綜合指數892.18點,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0.90點;中國玻璃價格指數892.75點,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4.38點;中國玻璃信心指數889.93點,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6.97點。
目前全國白玻均價1224元,同比去年上漲106元。月末浮法玻璃產能利用率為70.56%,同比去年上漲-1.70%。在產產能88584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12萬重箱。月末行業庫存3383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167萬重箱。月末庫存天數13.94天,同比增加-0.69天。
從指數看,以價格指數為代表的客觀指數明顯高于以市場信心指數為代表的主觀指數,表明行業參與者對現貨市場價格高企有一定的擔憂或者相對謹慎。但是從生產企業庫存和價格看,呈現庫存低價格高的情形,表明實際有效需求的轉好和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從區域流向看,有兩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第一方面是湖北地區價格變化的特點。去年湖北地區玻璃價格在一段時間內超低價運行,在抓住華東地區華爾潤本部廠家倒閉的契機,成功地利用長江運輸優勢,打開了江浙滬等市場。并且在之后持續擴大上述市場的占領區域,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湖北地區供需矛盾和生產企業的壓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華東市場價格的上漲。從圖15和圖17的走勢上,可以看出湖北地區玻璃價格和華東地區價格漲幅和價格差異的變化明顯呈現反向趨勢。
第二方面就是東北地區市場價格的大幅度提高。2012年之后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東北地區價格大幅度波動和生產企業產能的快速停產。目前東北地區生產企業有效產能不足高峰期的五成,將華北地區的玻璃擠出東北市場之后,還有一部分東北地區玻璃流入華北京津冀市場。近期華北地區生產線復產和新建生產線投產的速度略有加快,對后期東北市場價格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
如果說2015年下半年以來湖北地區和沙河地區價格的穩定增長,得益于華東和部分華北市場產能的退出,那么下半年在華東和華北市場產能增加恢復的影響下,會造成湖北和沙河以及東北地區玻璃價格的上漲動力不足。






盈利狀況
受到市場價格的走高和原料成本的相對穩定,玻璃行業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效益有所好轉,生產企業毛利率和凈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這種狀況從第一季度生產企業的財務報告和玻璃行業上市公司公報中體現比較明顯。
作為生產成本控制比較成功的沙河地區生產企業來講,目前的盈利狀況更是好于去年同期和2014年。當前大部分燃煤生產線盈利水平都處于較好時期。
對于下半年盈利狀況,生產企業也表示出較好的市場信心。認為在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和成本增加幅度不大的影響下,2016年整體盈利狀況要好于2015年。同時也有部分廠家略有擔憂,認為目前較好的價格和經濟效益會促使其他生產企業加快新建生產點火和冷修生產線的速度,擠占現有市場。

觀點總結
總體看今年上半年市場走勢好于年初預期。生產企業產銷率較好,目前企業庫存正常偏低。6月30日行業庫存3383萬重箱,環比上月增加39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167萬重箱;庫存天數13.94天,環比上月增加0.12天,同比增加-0.69天。目前全國白玻均價1224元,環比上月上漲-2元,同比去年上漲106元。這表明現貨價格的市場拉動內因在于終端需求的增加和供需矛盾的改善,屬于良性循環。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下旬之后華北和華東地區產能供給增加速度明顯加快,對后期價格有一定的影響。
從供給端看,七八月份華北和華東等地區還有部分生產線,有點火復產的意向。冷修生產線的數量,目前看還比較少。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不停產冷修的,大部分要等到旺季結束后才會考慮停產,因此整體看下半年的供給壓力不減,尤其是華北和華東地區。
從需求端看,1~5月份房地產和汽車及出口對玻璃價格穩定和上漲,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從趨勢看,增速會有減緩,但總量會維持去年同期水平,因此下半年市場需求穩中有升是大概率事件。
從價格看,距離玻璃市場旺季還有一段時間,市場價格弱勢震蕩和小幅上漲需要一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
從區域看,在華東和華北市場產能增加恢復的影響下,會造成湖北和沙河以及東北地區玻璃價格的上漲動力不足,產品流動性將促進區域價格差縮小。
從效益看,在上半年轉好的基礎上,下半年將會有所增加。尤其是以建筑玻璃為主的生產企業。
從后期市場看,下半年經濟效益的增加也會加重供需矛盾,為明年上半年的市場轉弱,增加動能。下半年市場風險來自于房地產銷售政策的改變和產能恢復速度的加快,尤其是山東、河北和安徽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