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部署要求,持續完善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充分發揮標準的行業指導作用,系統提升標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
據了解,新產業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等特征,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局。標準化在推進新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對于推動新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深遠意義。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形成。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更加高效。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00項以上,培育先進團體標準300項以上,以標準指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有力。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10000家以上,以標準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0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支撐和引領新產業國際化發展。
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在綠色環保領域,將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研制溫室氣體基礎通用、核算核查、技術與裝備、監測、管理與評價標準。優化完善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等標準。研制工業節能、工業節水、工業環保、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
碳達峰碳中和。研制術語定義、數據質量、標識標志、報告聲明與信息披露等基礎通用標準。研制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產品碳足跡核算核查標準。研制源頭控制、生產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協同降碳等技術與裝備標準。研制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技術、分析方法、設備及系統等監測標準。研制綠色低碳評價、碳排放管理、碳資產管理等管理與評價標準。
綠色制造。制修訂綠色制造術語、屬性等基礎通用標準,各細分行業、細分領域的綠色工廠評價標準,綠色工業園區評價通則等綠色園區標準,供應鏈長、帶動性強的行業綠色供應鏈標準,以及重點產品綠色設計相關標準,持續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
工業節能。研制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標準。研制重點行業先進節能技術工藝、重點用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等設備節能標準。研制分布式能源、工業綠色微電網、可再生能源、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等節能方法與技術應用標準。制修訂能源計量、能效測試、能效評估、能量系統優化及梯級利用、能源管理體系、能源績效評估、能源審計、節能監察、節能服務等配套管理服務標準。
工業節水。圍繞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黃金、建材、輕工、紡織、電子等重點用水行業,研制取水定額、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園區標準。研制廢水循環利用、非常規水利用等節水工藝和技術應用標準。制修訂水平衡測試、水足跡、節水診斷等管理服務標準。
工業環保。制修訂汽車生產過程限用物質管控標準,船舶、電子等行業限用物質管控標準,持續推進有害物質管控要求與國際接軌。制修訂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黃金、建材、輕工、紡織等行業重點工藝減污技術標準。研制低噪聲技術產品標準及低能耗、分散式、模塊化、智能化污水、煙氣、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標準。
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研制尾礦、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化工廢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標準。制修訂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再生金、廢紙、廢塑料、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廢舊輪胎、廢玻璃、廢舊紡織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舊光伏產品、廢舊風力發電裝置、廢舊海洋工程裝備等綜合利用標準。研制工程機械、機床工具、礦山機械等高附加值產品再制造標準。
在新材料領域,將研制先進石化化工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及稀土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標準。面向產業融合發展需求和應用場景探索,開展前沿新材料標準預研。
先進石化化工材料。研制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熱塑性彈性體、高性能纖維專用料等先進高分子材料標準,研究性能表征與測試方法標準。研制高端分離膜、光學膜、新能源薄膜、導電膜等特種膜材料標準。研制集成電路與芯片等產業用化學品、高端試劑與生物試劑等高純和超純化學品標準。研制特種涂料、特種油品、光刻膠、新能源用化學品、生物基材料、醫用材料、高效催化材料等特種功能型化學品標準。
先進鋼鐵材料。研制高強韌建筑結構鋼、高性能混凝土結構用鋼、高強度橋梁和纜索用鋼、高性能海工鋼、鋼結構用鋼等工程結構材料標準。研制高強韌汽車用鋼、高品質零部件用鋼、長壽命耐磨鋼、高品質工模具鋼、超高強度鋼、新一代高溫合金、增材制造用黑色金屬粉末等機械結構材料標準。研制超大輸量管線鋼、高性能電工鋼、特種不銹鋼、超超臨界耐熱鋼、儲氫輸氫鋼、耐蝕合金、非晶納米晶合金等功能材料標準。
先進有色金屬及稀土材料。面向輕量化、高性能、精密化等應用需求,研制鋁、鎂、銅、鈦、鎳等高性能有色金屬結構材料及檢測方法標準。研制特種焊接材料、高端涂層/鍍層材料、高純/超高純金屬及靶材/蒸發料、高溫形狀記憶合金、高強高彈及耐蝕耐磨銅合金、超導材料、貴金屬漿料/貴金屬催化劑等功能材料及檢測方法標準。研制稀土永磁、儲氫、光功能、拋光、催化、高純等先進稀土材料及檢測方法標準,開展特種稀土功能材料標準預研。
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制修訂特種玻璃、結構陶瓷、人工晶體等高性能無機非金屬結構材料及檢測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玻璃、功能陶瓷、先進礦物功能材料、節能長壽耐火材料等功能材料標準。以高強度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為導向,研制低碳水泥、新型墻體材料、高性能建筑防水材料、高性能輕質隔熱隔音材料等新型建材標準。
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制修訂高性能碳纖維、對位芳綸、聚酰亞胺纖維、特種玻璃纖維、陶瓷纖維、連續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制品標準。面向輕量化、整體化、長壽命等應用需求,研制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標準。
前沿新材料。面向新材料技術與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智能技術等融合發展需求和應用場景探索,加強超導材料、智能仿生、液態金屬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技術路線圖研究,開展前沿新材料關鍵技術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預研,支撐前沿新材料首批次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