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變革和雙碳戰略落地向深水區推進,光伏產業的發展也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與建筑等行業的融合將有極大提升。
1月13日,江西九江晶旭新能源產業基地正式開幕?,F場,九江晶旭新能源有限公司還與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江西分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同時,TUV南德向九江晶旭頒發晶硅系列光伏組件認證證書。
自2023年2月份開工建設到12月28日首片組件下線,九江晶旭基地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這是過去一年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與寫照。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10月,我國光伏制造端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總產值超過1.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光伏制造端增長強勁背后是發電端需求的高漲。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11月全國太陽能發電累計新增裝機達到163.88GW,同比增長149.40%。截至11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
根據國家能源局提出的目標,2024全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2億千瓦左右,較2023年的目標提升了25%。從長期視角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光伏產業發展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尤其在聯接碳生態圈、構建場景化解決方案、打通新價值鏈商業模式等方面。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便是重要方向之一。建筑領域是能源需求側重要的耗能環節,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1.3%?!兑庖姟诽岢觯涌旒扔薪ㄖ褪姓A設施節能降碳改造,推動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
“無論是從政策還是市場上,未來建筑和光伏業的融合,都將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泵绹G色建筑委員會北亞區市場轉化與拓展總監徐辰波在近日召開的首屆光伏零碳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上表示。
在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分院副院長湯民看來,未來BIPV發展應著重考慮裝配化、多樣性、性價比。他指出,光伏地磚、光伏車站、光伏幕墻等產品除了滿足光伏自身的發電性能以外,還需要重點關注抗風、氣密性、安全性等建筑性能,還有適配多種建筑應用場景。
包括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發展,帶來的投資機會并不止于此。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專家、北京信用學會副秘書長兼生態信用專委會主任薛方預估,未來綠色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將超過25%,將產生487萬億元的綠色低碳投資市場。
他建議,新能源企業應緊扣“雙碳”這一關鍵詞,借鑒新能源汽車行業碳匯變現的“賣炭翁”經驗,探索低碳綠色的企業創新路徑,將資金配置到企業的綠色資產和綠色項目中,才能順暢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道,在低碳綠色發展時代下,降低新能源企業的融資成本、交易成本,規避投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