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山西省持續推動財政金融聯動落實做細,從財政性資金存放、信保基金、融資平臺和擔保機構等渠道撬動金融、民營資本高效賦能地方實體經濟,采取績效考核、投放政府投資基金、獎補資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精準支持山西省重點領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完善各種涉農類保險資金保障機制,壯大省屬金融機構實力,探索金融中介貸款模式,增加對鄉村振興、省屬金融機構、國際合作等領域扶持力度,多措并舉打造加快財金聯動落地生效的強勁引擎。 為進一步增強財金協同能力,助力支持實體經濟,更優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山西省財政廳會同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山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山西證監局等6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完善財政金融聯動機制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在廣泛征集省內各級財政部門、金融機構意見基礎上,確定14項機制30條任務舉措、責任部門,從政策層面實現了山西省財金聯動的閉環、擴面、兜底、降本、增效。一是8條舉措推動項目資金閉環管理。建立項目前期溝通合作機制,采取宣介會、主動入企服務、點對點推送專項債券項目信息、項目前期謀劃共建和項目融資信息共享等方式,推動財政金融機構提前介入部門單位項目謀劃,財政、債券、信貸等資金一體跟進,形成項目資金投入的乘數效應;建立項目推進過程共管機制,主管單位、財政、金融機構對企業經營、項目推進和資金流向按職責進行監管,動態調整項目保障力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建立項目完工積分評價機制,探索制定合作銀行積分管理制度,多維度設計積分評價指標,作為財政提供激勵支持及財政金融合作的重要依據。二是2條舉措增擴科技金融支持機制。豐富財政支持科技金融政策工具,通過貸款貼息、專屬信貸產品、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方式,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早、投小、投長期和投硬科技”。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機構水平,公開征集和遴選確認一批金融服務機構,重點支持已開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政策宣貫、投融資輔導及相關創新活動,以高質量科技金融服務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4條措施助力保障鄉村振興。利用各級財政資金和金融資源支持鄉村振興,疊加使用農產品“保險+期貨”試點、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農業擔保體系、鄉村振興產業周轉金4項政策倍增財政投入效益,引導撬動更多金融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領域。四是9條措施激發市場活力。差異化采用貸款風險補償、創業擔保貸款、政府性融資擔保、政府產業投資基金、信用保證基金等5項措施,更好扶持山西省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發展。獎補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支持REITs等2項政策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依托“云會計”和“政采智貸”信息化平臺,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五是7條措施提升財政資金效能。側重財政資金收益,通過科學、合理存放國庫現金、社會保險基金、國有資本收益等,發揮財政資金“酵母”作用。側重釋放資金活力,鼓勵“專項債+項目貸款”一攬子融資,發揮專項債券政策效能和對信貸資金的撬動作用。側重支持省屬金融機構發展,重點支持山西農商聯合銀行后續改革和山西銀行穩妥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加強山西金控及重點子公司資本實力。 下一步,山西省財政廳將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會同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堅定不移貫徹踐行《實施意見》,力爭在資金存放、基金賦能、政策引導、擔保增效等財金領域實現更大突破,更好實現財政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