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求購信息
市場行情
會員單位
團購
展會會議
專家庫
年會報道
公司相冊
視頻
產品標準
行業數據
產銷
協會活動
行業資訊
技術交流
商圈
年會
會員新聞
進出口統計
指導意見
黨的建設
首頁
協會
新聞
統計報表
市場
服務
人才
企業
政策
標準
信評
歡迎光臨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協會介紹
|
協會活動
|
年會報道
行業資訊
|
會員新聞
統計報表
|
行業數據
|
數據查詢
供應信息
|
求購信息
|
市場行情
監制平臺
|
材料平臺
|
網上展廳
求職招聘
會員單位
|
企業專訪
|
商標薈萃
政策法規
產品標準
信用評價
商城
求購信息
市場行情
會員單位
團購
展會會議
專家庫
年會報道
公司相冊
視頻
產品標準
行業數據
產銷
協會活動
行業資訊
技術交流
商圈
年會
會員新聞
進出口統計
指導意見
黨的建設
點擊關閉
"掃描二維碼,關注協會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 正文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再發文 明確質量管理能力等級劃分
發布日期:2023-12-21 來源:中國建材雜志 瀏覽次數:
60
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
質量是制造業的生命,卓越質量是高端制造的標準,推動產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是新時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追求卓越質量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為貫徹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要求,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質量強國、數字中國,以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現產品高質量、企業現代化、產業高端化,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以先進質量標準為依據,遵循質量發展規律,采用持續改進和工程化方法,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推動企業樹立科學質量觀,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加快質量管理數字化,不斷提高質量改進能力,實現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為推動“中國制造”向高端邁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高質量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
把創新作為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質量管理的深度融合,革新質量理念,加快技術進步,實現管理創新,促進生產方式變革,培育價值創造新動能。
堅持企業主體。
充分發揮市場在質量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引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推進質量文化建設,牢固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以卓越質量為目標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質量管理能力,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堅持效益導向。
遵循“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競爭力”的理念,引導企業堅持向質量要效益,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效能、提升產品合格率、降低質量損失率,帶動企業效益持續增長,讓企業在質量提升中有更多獲得感。
堅持分級指引。
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形成
“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預防級、卓越級”
分級梯度評價體系,強化分級分類指導,組織企業科學評價和自我聲明,持續提升質量水平,向卓越質量邁進。
堅持系統推進。
遵循螺旋式上升、漸進式發展的質量提升規律,以系統化思維、工程化方法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和生產全過程質量水平,推動企業堅持自我完善、不斷追求卓越、實現持續成功。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
我國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取得積極進展,企業質量意識明顯增強,質量管理能力持續提高,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提高,質量績效穩步增長,中高端產品的比例快速增大。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企業5萬家,新增質量管理能力達到檢驗級企業5000家、保證級企業500家、預防級企業50家,卓越級企業開始涌現。計量、標準、試驗驗證、檢驗檢測等質量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
到2027年,
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產品高端化取得明顯進展。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企業10萬家,新增質量管理能力達到檢驗級企業10000家、保證級企業1000家、預防級企業100家、卓越級企業10家,質量提升對制造業整體效益的貢獻更加突出,推動制造業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四、重點任務
(一)增強企業質量意識
1. 引導企業堅持以質取勝發展。
推動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質量是企業生命”理念,切實把質量工作落實到研發生產經營全過程。強化企業質量戰略管理,優化質量組織體系和管控模式,加強質量戰略制定、實施、評估、調整閉環管理,促進企業與生態合作伙伴有效協同,確保質量戰略定位、發展方向等保持延續穩定。
2. 發揮企業最高管理者作用。
強化企業最高管理者質量意識,明確領導責任,建立統一的質量理念,確定質量方針,制定卓越質量目標,加強組織領導,推動資源整合,實現全員參與,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發揮質量工程師、質量技術能手作用,提高質量改進效率,增強實現質量目標的有效性。
3. 推動企業全員參與質量工作。
引導企業明確全員參與質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全員卓越質量意識,完善全員參與制度,提高全員質量能力,提升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的質量協同,明確質量責任和任務,履行對質量的承諾。推動企業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加強全員質量培訓和經驗分享,加大對質量改進和創新成果的激勵力度,有效調動全員參與質量提升的主動性、積極性。
4. 鼓勵企業構建先進質量文化。
貫徹質量文化建設標準,指導企業結合自身特點提煉質量文化并大力宣傳推廣,營造濃厚的質量文化氛圍。加強宣傳引導,傳播卓越質量理念和最佳實踐,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強化全員認同、主動參與,樹立重視質量、追求卓越的共同價值觀。推動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建質量文化生態,樹立和倡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質量理念。
5. 促進企業樹立用戶滿意導向。
引導企業以用戶為中心,將用戶滿意作為質量工作的首要任務,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構建需求預測模型,圍繞用戶需求和期望完善質量目標,貫徹到質量工作的全過程,不斷促進產品迭代升級和質量提升,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提升用戶體驗,超越用戶期望,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二)提升企業質量發展能力
6. 創新質量管理過程方法。
引導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貫標。推動企業將質量目標任務分解為具體舉措,持續健全制度機制、優化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增強質量目標實現能力,加強過程識別、管理和驗證,圍繞關鍵過程開展定量分析和精準控制,實現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全數據的先進質量管理。
7. 實施質量管理持續改進。
引導企業科學識別質量提升關鍵要素,找準短板弱項,制定針對性強的質量改進目標和工作舉措,采用策劃、實施、檢查、處置模式開展持續改進,推動管理持續完善、產品迭代升級。深化精益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推廣運用,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檢驗檢測等全過程加強質量管控,持續提升全生命周期質量水平。
8. 科學運用循證決策模式。
推動企業加強關鍵指標識別,建立關鍵指標監測機制,結合質量績效、技術成熟度等數據,深入分析影響質量水平的驅動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產品質量持續改進。深化智能管理工具應用,構建基于數據的質量判定、質量改進、質量預防等決策模型,增強分析、判斷、驗證等能力,不斷提升決策科學化、管理精細化水平。
9. 加快質量技術創新應用。
將質量提升與管理、技術、標準、知識產權一體化推進,鼓勵企業加強技術體系化布局,開展質量設計技術、過程控制方法與工具、試驗檢測技術、運維保障技術、分析評價技術等攻關和應用,建立支撐質量創新的知識資源。引導企業積極學習質量標桿、典型案例先進經驗,提高質量工程技術、質量數據運用能力。
10. 持續提升質量基礎能力。
支持企業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試驗驗證、檢驗檢測等能力建設,持續采用新技術、新產品對計量檢測儀器、試驗設備等設施升級改造,提升質量控制水平,加大對標準研制與推廣、檢驗檢測認證等無形資產的投資,拉升質量“高線”。鼓勵龍頭企業加強中試條件建設,發揮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提升產品設計定型、生產定型階段中試驗證能力,開展產品測試比對以及可靠性、穩定性和耐用性綜合評價。
11. 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
支持企業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納入質量管理體系,沿產業鏈明確質量指標與要求,實施質量技術聯合攻關和質量一致性管控。推動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夯實價值創造基礎,統籌產業鏈供應鏈各方協作關系,促進研發平臺、應用場景、信息資源等共建共享,增進企業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
(三)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
12. 推動研發設計數字化。
支持企業開展基于或高于用戶需求的質量設計,加強數字化設計工具應用,鼓勵運用數字孿生、可靠性設計與仿真等技術開展新產品質量分析,實現關鍵質量指標的設計優化,應用人工智能等技術確定最優設計方案,提升智能化質量策劃水平,從源頭防止質量風險,解決質量問題。
13. 促進生產制造數字化。
支持企業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控制、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管理。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通過系統集成實現設備遠程監控和預測性維護。推動企業開展全流程質量在線監測、診斷與優化,深化傳感器、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先進測量儀器等技術應用,依據過程質量指標設置智能預警管控,持續提升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水平,減少人為偏差。
14. 推進質量保障數字化。
推廣全生命周期綜合保障數字化和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提高質量保障水平。引導企業建立供應鏈數字化系統,加快條形碼、二維碼、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保證物料質量,強化質量可靠性。推動企業加強試驗驗證、檢驗檢測數字化和智能化,深化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提高質量檢驗檢測的效率、覆蓋率和準確性。大力推廣產品數字化質量追溯、故障預測、保養服務提示等售后服務,促進產品向高端化邁進。
15. 加強質量數據管理。
推動企業建立質量數據管理制度,運用數字技術對質量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深入挖掘質量數據價值。推動企業建設數據管理能力,完善質量數據架構設計,加強質量數據標準化管理,建立質量數據安全標準,與上下游企業共建供應鏈質量管理平臺,實現質量數據在業務活動中高效率共享。引導企業重視質量數據開發利用,開展質量數據建模分析,提高質量響應和處理及時性,實施更加有效的質量預防和改進。
(四)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
16. 推動建立自我評價機制。
引導企業依據先進質量標準定期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自我評價,檢視問題,精準施策,激發質量提升的內生動力。按照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預防級、卓越級的評價標準,定期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質量管理數字化、持續成功的能力、全過程質量績效等進行評價,綜合判斷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等級,經常性的開展監測分析、過程檢查和總結評估。
17. 發揮外部評價作用。
指導符合條件的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貫標評價服務,支持企業選認專業機構并采信評價結果。推動專業機構組織專家人才隊伍開展質量管理能力第三方評價,指引企業逐級或跨級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支持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宣貫、培訓、咨詢、診斷及解決方案等全鏈條服務。探索開展質量管理水平對比分析,逐步實施分行業、分地區評價和結果應用。
18. 支持企業開展質量績效評價。
推動企業建立質量績效評價制度,科學評估質量管理的財務和經濟效益。引導企業識別質量績效指標,采用作業成本法、標桿對比、成本—效益分析、顧客關系管理、統計過程控制等工具和方法,加強對用戶滿意度、用戶忠誠度、產品合格率、市場占有率等關鍵指標的度量、監測、分析和評價,支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確保評價真實全面、科學有效。
19. 推動評價結果有效應用。
發揮質量管理能力評價結果對實現質量目標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支持企業將評價結果作為戰略制定、資源配置、績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支持企業建立評價結果反饋改進機制,以評促改,根據評價結果識別質量管理薄弱環節,明確能力差距,確定改進目標,采取針對性措施實施質量持續改進,對成效顯著的質量改進活動、先進典型經驗進行認可獎勵和宣傳推廣,充分激發質量改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評價結果采信機制,激勵企業向卓越邁進。
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發揮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督促各項任務措施有效執行、落到實處。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落實方案,按照文件要求,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引導企業深入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不斷提升質量水平,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開展試點示范,多維度、多視角、多層面擴大宣傳先進典型。
(二)強化資源統籌協調。
發揮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作用,堅持高質量導向,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優質企業的投入。支持地方對企業按質量管理能力分級評價結果給予獎勵。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強化金融服務供給,加大對企業質量創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納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因素。
(三)抓好實施效果評估。
構建區域制造業卓越質量評價體系,適時將評價結果作為對各地區質量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定期開展階段性總結,對實施過程及成效進行監測,針對出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各項任務。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推動將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納入政府質量工作統籌。
(四)健全服務保障體系。
支持開展“入企幫扶”服務,鼓勵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支持,提升計量服務支撐,加大試驗驗證和檢驗檢測服務供給,加強產業技術基礎公共中試能力建設,為企業提供綜合技術服務。支持專業機構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研發面向企業自評估、自診斷需要的模塊化、輕量化貫標工具,提升貫標流程的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附 件
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等級劃分說明
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體現在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質量管理數字化、企業持續成功的能力、全過程質量績效等方面。依據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結合國內外關于質量管理的先進方法、模型和研究成果,將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等級由低到高劃分為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預防級、卓越級。
經驗級。
質量管理基本依靠人的技能和經驗,未建立先進的質量制度、質量目標和完整的質量數據管理機制;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供應鏈數字化未開展或只是實行經驗式的管理;未具備基本的戰略實施、文化建設、技術創新應用等能力;質量績效水平不高,產品質量水平未達到3σ,過程能力指數未做統計或小于1,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小于90%,對內外部質量損失率未做統計。
檢驗級。
建立適宜的質量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通過檢驗手段確定產品質量特性符合標準要求;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初步開展,收集與質量目標有關的數據并用于改進;具備一定的戰略實施、文化建設、技術創新應用等能力;取得一定的質量績效,產品質量水平達到3σ,過程能力指數大于等于1,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大于等于90%,內部質量損失率大于等于3.0%,外部質量損失率大于等于2.3%。
保證級。
質量管理在體系有效運行的基礎上,通過應用適宜的質量技術、工具和方法,促進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收集與關鍵過程有關的質量數據,并用于過程的改進,保證產品制造的質量可靠性、一致性、穩定性;具備較好的戰略實施、文化建設、技術創新應用等能力;質量績效水平較高,產品質量水平達到4σ,過程能力指數大于等于1.33,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大于等于95%,內部質量損失率小于3.0%,外部質量損失率小于2.3%。
預防級。
質量管理貫穿于產品和服務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基于數據開展全面風險識別和預防,確保企業績效目標的全面達成;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全面、持續開展,預防為主、不斷改進,收集全過程的績效數據加以應用并轉化為價值;具備優秀的戰略實施、文化建設、技術創新應用等能力;質量績效水平高,產品質量水平達到5σ,過程能力指數大于等于1.67,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大于等于97%,內部質量損失率小于1.5%,外部質量損失率小于1.0%。
卓越級。
質量管理以創新為驅動力,建立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數據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供應鏈管理數字化全面、持續、系統開展,實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收集供應鏈上下游質量數據并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戰略實施、文化建設、技術創新應用等能力有效支撐企業以高質量產品、高水平服務超越用戶期望和體驗,質量產生卓越的經營效益和持續的競爭優勢;質量績效水平領先,產品質量水平達到6σ,過程能力指數大于等于2.00,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大于等于98%,內部質量損失率小于0.75%,外部質量損失率小于0.5%。
名詞解釋:
1. σ(西格瑪):
σ在統計學中代表“標準差”,即對過程輸出的分布寬度的測量。σ值越高,過程不良品率越低。當σ值達到6時,即6σ的品質,表示“每百萬單位只有3.4個不良品”;當σ值達到5時,表示“每百萬單位有230個不良品”;當σ值達到4時,表示“每百萬單位有6200個不良品”;當σ值達到3時,表示“每百萬單位有66800個不良品”。
2. 過程能力指數
(
C
pk
)
:
表示過程在穩定可控(即沒有特殊原因干擾產出品特性)的狀態下,能使其產出品達到可接受標準程度的指標。通常過程能力指數越高,產品的不良率越低。
3. 全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
是產品生產各個過程一次交驗合格率的乘積,是反映全過程質量管理水平及績效的重要指標。其中,一次交驗合格率是指初次提交檢驗的合格品數量占全部交驗產品總數量的百分比。
4. 內部質量損失率:
是指產品交貨前因未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損失的費用與年度總產值之比。損失的費用主要包括:報廢損失費、返修費、降級損失費、停工損失費、產品質量事故處理費等。
5. 外部質量損失率:
是指產品交貨后因未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等所損失的費用與年度總產值之比,損失的費用主要包括:索賠費、退貨損失費、折價損失費、保修費等。
采編
:
《中國建材》雜志
內容
來源:
工信部科技司
[
政策法規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同類政策法規
• 《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發布(全文+問答
• 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 劃重點!2025年住房城鄉建設工作任務來了!
• 明年施行!事關大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保
• 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24年本)
• 中國的能源轉型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
• 《天然氣利用管理辦法》2024年第21號令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
•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公平競爭審查條例》
推薦圖文
推薦政策法規
點擊排行
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關于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的通知
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
兩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通知
標準化服務作為鼓勵類產業,將被列入新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發改委最新發文:建筑業這25項產品和工藝將明令淘汰
團體標準納入各地財政補貼范圍(地市篇)
住建部和工信部聯合成立綠色建材推廣和應用協調組
玻璃行業環保節能標準目錄
多地涉及風電光伏發電場建設及運營!發改委發布《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2020年本)》
?
網站首頁
書籍訂購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Copyright 2007-2025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37132號-1
電話:010-57159706 傳真:010-88372048 聯系我們:glass@glass.org.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
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av日韩av综合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东京热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