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純堿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浮出水面。針對產能進一步過剩的趨勢,我國將控制純堿產品總量,保持純堿供需基本平衡,到2015年,將控制純堿生產能力在3000萬噸。根據規劃思路,未來我國將鼓勵對產業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純堿企業,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并對新建項目嚴格控制。
由于近幾年我國純堿生產能力增長迅猛,產能增長過快,市場供過于求,而且在“十二五”的前3年內,每年還將會有200萬噸以上的新增純堿生產能力投入市場。針對純堿市場的過剩,《規劃》提出對純堿工業發展要堅持總量控制,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對產業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業,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對新建項目要嚴格控制,新上純堿項目要經中國純堿工業協會等有關部門認定為符合產業政策之后才能實施。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控制純堿生產能力在3000萬噸,同時增加純堿出口,以滿足市場需求平衡。根據行業中期規劃,到2015年,力爭純堿出口達到250萬噸。
《規劃》還提出,充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形成的生產能力,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合理布局和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對產能集中的東部沿海地區,應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重點在質量、品種、技術開發、企業重組等方面突破。
由于近幾年我國純堿生產能力增長迅猛,產能增長過快,市場供過于求,而且在“十二五”的前3年內,每年還將會有200萬噸以上的新增純堿生產能力投入市場。針對純堿市場的過剩,《規劃》提出對純堿工業發展要堅持總量控制,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對產業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業,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對新建項目要嚴格控制,新上純堿項目要經中國純堿工業協會等有關部門認定為符合產業政策之后才能實施。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控制純堿生產能力在3000萬噸,同時增加純堿出口,以滿足市場需求平衡。根據行業中期規劃,到2015年,力爭純堿出口達到250萬噸。
《規劃》還提出,充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形成的生產能力,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合理布局和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對產能集中的東部沿海地區,應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重點在質量、品種、技術開發、企業重組等方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