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訊 IMSResearch最新調查分析稱,長期的激烈價格競爭已經導致了光伏組件供應商們過去六個月里25%以上的毛利潤的削減。供應商們被迫投入艱難的價格戰(zhàn)中,但是卻不能使其成本如價格般迅速下降,導致了利潤的減少。
IMSResearch最新光伏業(yè)季度調查表明,供應商們?yōu)榱嗽谀壳肮┻^于求的行業(yè)內站穩(wěn)腳跟,在過去六個星期里已經降價約15%。2011年第一季度多晶硅組件平均價格接近$1.80/W,但隨著市場風向的突然轉變,價格銳降,同樣組件現價格一律在$1.40/W以下。
電池和硅片銳降的價格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光伏組件的價格下降速度,緩解了對供應商利潤的影響。然而,自去年年底多晶硅的現貨價格已經跌了30%以上,但合約價格相對要穩(wěn)定一些,所以多晶硅的平均價格下降速度要緩慢得多。多晶硅平均價格依然堅挺地維持在$50/kg以上,限制了下游多晶硅供應商們降低成本。
"垂直整合的中國第一層多晶硅光伏組件供應商們,其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成本結構,2010年已經生產了高達20%的毛利潤,"IMSResearch高級市場分析師SamWilkinson評論道,"利潤從2010年的第三季度高峰期開始下降。目前的價格水平已經給供應商的利潤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我們認為2011年第三季度其平均毛利潤可能跌破20%,第二層的供應商的利潤甚至可能更低。"
IMSResearch估算了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們的毛利總額,2010年平均每季度的毛利都在25億美元左右。但由于不斷下降的利潤和出貨量,201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毛利連續(xù)下降了約40%。隨著2011年下半年需求的回升,預計供應商的利潤將會恢復。IMSResearch預計光伏組件供應商毛利總額將于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再次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