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的產能情況
我國的平板玻璃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之后至1979年的30年;第二階段是1980年至1999年的20年;第三階段是2000年以來至今。
隨著工藝技術結構不斷優化,浮法生產成為主導工藝。1994年全國僅有24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浮法產量占平板總產量35.93%。自1996年開始浮法生產比例超過50%,成為主導工藝,優質浮法比例及深加工率不斷提高。浮法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如富氧燃燒技術、余熱發電技術等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中國洛陽浮法玻璃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品種顯著增加,與國外差距縮短。目前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按質量等級可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其中高檔生產線技術裝備水平較高,能穩定生產優等品產品,一等品以上產品比例≥70%,合資生產線及部分國內高檔生產線均屬于該類別,占浮法總量30%;中檔生產線占浮法總量62%;低檔生產線占浮法總量的8%左右。
2000年以來浮法玻璃產能與產量統計表
時間 |
生產線數量(條) |
產能(億重箱) |
產量(億重箱) |
2000年 |
64 |
1.73 |
1.44 |
2001年 |
79 |
2.16 |
1.62 |
2002年 |
90 |
2.48 |
1.95 |
2003年 |
93 |
2.56 |
2.31 |
2004年 |
117 |
3.34 |
2.61 |
2005年 |
142 |
4.25 |
3.06 |
2006年 |
159 |
4.80 |
3.81 |
2007年 |
177 |
5.45 |
4.04 |
2008年 |
191 |
6.01 |
4.78 |
2009年 |
214 |
6.89 |
4.90 |
2010年 |
241 |
7.99 |
5.80 |
2011年 |
265 |
9.16 |
7.38 |
我國玻璃產量情況
近年來我國玻璃工業發展迅速,質量明顯提高,品種顯著增加,平板玻璃產量快速增長。我國平板玻璃總量已連續23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量超過50%。
我國玻璃生產分布情況
我國玻璃產能的區域分布情況
目前,我國浮法玻璃工業的發展成績斐然,不僅全面完成了在“十一五”期間的各項目標,還在產業結構調整、技術裝備水平升級、節能減排、區域協調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006-2010年全國浮法玻璃產能地區分布統計表
單位:條/億重量箱
年份 |
華東地區 |
華南地區 |
華北地區 |
東北地區 |
西南地區 |
西北地區 |
合計 |
2006 |
54/1.73 |
44/132 |
31/0.90 |
14/0.38 |
10/0.29 |
7/0.2 |
160/4.82 |
2007 |
56/1.81 |
51/1.62 |
40/1.18 |
14/0.38 |
10/0.29 |
7/0.2 |
178/5.48 |
2008 |
61/2.03 |
63/1.71 |
45/1.34 |
14/0.38 |
11/0.35 |
8/0.22 |
192/6.03 |
2009 |
69/2.34 |
54/1.76 |
55/1.70 |
14/0.38 |
15/0.51 |
8/0.22 |
215/6.91 |
2010 |
79/2.73 |
56/1.88 |
68/2.22 |
15/0.42 |
15/0.51 |
8/0.22 |
241/7.98 |
2011 |
85/2.95 |
62/2.29 |
77/2.65 |
15/0.42 |
17/0.59 |
9/0.27 |
265/9.16 |
止到2011年末,我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65條,年生產能力9.16億重量箱,年產能利用率為88.85%。其中在產浮法生產線208條,年有效生產能力7.09億重量箱;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或者已經停產的浮法生產線33條,年生產能力0.89億重量箱。冷修生產線24條,產能1.17億重箱。在浮法生產線中共有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53條,年生產能力1.95億重箱,占有效產能的27.64%,主要分布在華南和華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玻璃深加工率由2006年的不足30%,2010年提高到了35%。“十一五”期間共新增浮法玻璃生產線81條,新增產能總量3.16億重箱,各區域產能增長相對均衡。
從近五年來產能地區分布變化情況看,華北地區的產能提高較快,河北沙河地區在當地政府大力倡導下,紛紛關停原來的落后產能,改上浮法玻璃生產線。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原有基數較高,產能的絕對數量較多,因此增長幅度不大。
2011年各區域的玻璃供應量分布情況
單位:條/萬重箱
我國玻璃產量分布情況
2011年1-12月份,全國累計生產平板玻璃73788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089萬重量箱,同比增長15.84%。其中,華北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17447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56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23.65%,同比增長11.90%;東北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3208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59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4.35%,同比增長16.70%;華東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25689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656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34.82%,同比增長28.23%;華南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18664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81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25.29%,同比增長10.55%;西南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6544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175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8.87%,同比增長21.88%;西北地區累計生產平板玻璃2235萬重量箱,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67萬重量箱,占全國總產量的3.03%,同比下降-6.95%。
2011年我國平板玻璃產量分省市統計
地區 |
平板玻璃(重量箱) |
|
1-12月累計 |
1-12月累計同比增長(%) |
|
全國 |
737,888,423 |
15.84 |
北京 |
0 |
0 |
天津 |
7,226,403 |
7.33 |
河北 |
136,178,350 |
10.01 |
山西 |
18,476,277 |
10.41 |
內蒙古 |
12,595,286 |
5.26 |
遼寧 |
22,391,339 |
36.92 |
吉林 |
4,117,833 |
-2.48 |
黑龍江 |
5,579,221 |
31.33 |
上海 |
12,543 |
-17.01 |
江蘇 |
71,576,204 |
16.02 |
浙江 |
39,956,905 |
-3.15 |
安徽 |
26,804,381 |
37.96 |
福建 |
35,070,736 |
29.17 |
江西 |
5,927,500 |
126.48 |
山東 |
77,542,929 |
29.48 |
河南 |
21,534,810 |
-6.56 |
湖北 |
68,245,705 |
46.89 |
湖南 |
19,445,474 |
12.6 |
廣東 |
74,140,587 |
3.25 |
廣西 |
3,273,828 |
-36.87 |
海南 |
0 |
0 |
重慶 |
7,277,224 |
159.84 |
四川 |
48,923,758 |
11.83 |
貴州 |
989,709 |
112.46 |
云南 |
8,248,470 |
15.87 |
西藏 |
0 |
0 |
陜西 |
13,028,266 |
5.75 |
甘肅 |
5,771,449 |
-5.49 |
青海 |
2,059,228 |
37.28 |
寧夏 |
0 |
0 |
新疆 |
1,494,009 |
-51.25 |
2011年平板玻璃產量前十名數據統計
編號 |
省份 |
產量(重箱) |
1 |
河北 |
136,178,350 |
2 |
山東 |
77,542,929 |
3 |
廣東 |
74,140,587 |
4 |
江蘇 |
71,576,204 |
5 |
湖北 |
68,245,705 |
6 |
四川 |
48,923,758 |
7 |
浙江 |
39,956,905 |
8 |
福建 |
35,070,736 |
9 |
安徽 |
26,804,381 |
10 |
遼寧 |
22,391,339 |
11 |
合計 |
600,830,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