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玻璃期貨成交量突破400萬手。在受到市場熱捧的同時,玻璃期現背離態勢有所緩解,但現貨企業對于玻璃市場轉好仍存疑。
據了解,截至上周末,華南地區南玻、漳州旗濱等企業5mm玻璃出廠報價上調10—32元/噸,華東地區江蘇華爾潤玻璃廠將5mm玻璃出廠價格上調20元/噸。玻璃價格一度處于低位的河北和山東地區也開始小幅上揚。期貨市場的熱度似乎有向現貨市場蔓延的跡象。
“價格上漲而銷量未增,現貨市場走強的底氣不足。”對于眼下現貨市場的“繁榮”,河北大光明集團嘉晶玻璃有限公司期貨部負責人武延民卻并不樂觀。他解釋說,沙河地區5mm玻璃出廠價格本周已累計上漲了28元/噸,但是銷量卻未能跟上,沙河地區的玻璃交易市場一天火爆一天冷清,銷量極不穩定,前來拉貨的車輛也不是很多。
“短期玻璃現貨市場仍不樂觀,難以出現像期市那樣紅火的局面。”浙江大明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屠有軍稱,當前玻璃市場北弱南強的格局,是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北方冬季剛性需求較弱,工程建設基本處于停滯階段,很多廠家會把玻璃大批量低價南運。而南方這時供需相對較為平衡,價格也相對高一些。
“過去玻璃的深加工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東部沿海)一帶,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新增產能開始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向內地轉移。”屠友軍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內地玻璃產能還有增長的空間,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十分嚴峻。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增浮法玻璃生產線19條,新增產能0.80億重箱。至2012年年末,我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85條,產能達9.42億重箱。今年有望新投產的生產線還有16條,新增產能0.62億重箱。
對于近期熱炒的房地產回暖和“城鎮化”預期,市場認識也在逐漸回歸理性。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陳友芹表示,雖然近期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商品房銷售出現了量漲價升的現象,12月國內百城房價環比連漲7個月,城鎮化規劃將也涉及較多城鎮,但考慮到國家在中長期內仍維持“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應理性看待玻璃等建材需求的回升。“政策效應顯現仍需要一個過程,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顯出效果。”屠友軍表示。
“春節前后,玻璃期價或將有所回落。”武延民認為,隨著春節假期臨近,玻璃企業銷售壓力顯現,南方玻璃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北方地區由于處于銷售淡季,價格仍會低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