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玻璃行業中,有一類客戶群體在市場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就是經銷商。而且在如今異常低迷的市場環境中,經銷商承擔的風險越來越大,市場對其考驗越來越嚴峻。因為在玻璃上下游產業鏈中,經銷商從生產商進貨的資金一般是即時到賬甚至是提前到賬的,但下游加工廠卻是待資金回籠后再付給經銷商的。玻璃經過加工廠、門窗廠、建筑施工方,最終到達地產開發商,這些環節的墊資一環扣一環。也就是說只有開發商資金收回以后才能一環一環地返回到經銷商手中。
年初各地對今年市場充滿了樂觀預期,因此,即使當時價格還略顯偏高,仍有不少經銷商備了一部分貨源。但是,后來的市場走勢證明了當初的備貨操作是不明智的,備貨經銷商普遍虧損較多。經過了上半年的持續下滑,中下游業者操作愈發謹慎。
目前傳統旺季臨近,對于經銷商來說,他們采取什么樣的操作以及對后期市場走勢的看法是怎么樣的呢?就此問題,卓創資訊對華東地區18家經銷商進行了調研。

以上結果顯示,樣本企業中多數是少量備貨甚至是不備貨,采取直發到加工廠的操作,在市場僵持時這是比較謹慎也是風險最小的操作模式。27.78%的樣本企業采取少量備貨的操作,主要為了便于銷售,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貨品規格不全。
備貨量占總庫容量40%-60%的樣本企業只有16.67%,而且據了解,白玻備貨都比較少,經銷商對白玻多是采取快進快出的操作,所備貨源多是價格波動較為緩慢的顏色玻璃、鍍膜、超白玻璃等產品。而備貨多于60%的企業數為0。
不備貨或者少備貨的原因呢,一方面在于價格波動快、唯恐價格下跌,另一方面在于目前業者普遍缺錢,資金回籠速度慢,導致“無錢備貨”。
眼看傳統銷售旺季就要來了,那么經銷商們對后市心態又是怎么樣的呢?
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業者還是抱有較為悲觀的心態,占比達到55.56%。主要原因在于,多認為在目前相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至少今年房地產行業是難以好轉的。而且目前供應面還是處于嚴重過剩的狀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除非后期有大批生產線停產,否則玻璃市場很難出現實質性好轉。
另有22.22%的樣本企業認為短期市場還是以穩為主。原因在于,目前價格已處于近幾年來的低位,生產商在虧損壓力下漲價意向強烈,但是自年初至今,多數企業的庫存水平一直居高不下,且下游對漲價幾乎不接受,因此目前處于漲跌兩難狀態中,維持價格穩定或能保持目前尚可的出貨速度。
除此以外,還有22.22%的樣本企業持有謹慎樂觀的心態,認為旺季將至,下游需求或將比上半年有所好轉,且目前價格已觸底,后期或將有小幅上行空間。
卓創觀點:
從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房地產數據來看,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6%,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2.8%,等等。這一系列數據仍然是比較悲觀的,說明房地產行業的景氣度仍然偏低。最大的需求方不景氣,導致玻璃行業短期內很難有“翻身”機會。但是目前玻璃價格已經基本觸底,繼續下行空間甚微,且在虧損壓力下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采取冷修生產線或改產等措施來尋求其他“生路”,另外目前部分南方企業已經開始試探性上調價格以提振市場。由此來看,卓創資訊認為下半年市場或將比上半年有所好轉,但上行空間將較為有限,下游客戶操盤仍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