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今年的浮法玻璃原片市場,多數生產企業可能都會搖搖頭,來一句“一言難盡啊”。尤其是上半年持續下行的市場行情,更是使得廠家的利潤一再被壓榨,直至開始虧損累累。
但是,有兩個地區例外,一個就是成都生產廠家,一直處于賺錢的狀態,再一個就是華中地區,并沒有出現廠家大面積虧損現象。而該地多數生產廠家每條生產線上的燃料用少量的天然氣,基本用煤焦油居多,生產成本多在1000-1100元/噸,而各家的財務成本有所差異,所以綜合成本難以計算。在市場價格最低時候的7月底8月初,華中地區均價為1137元/噸,即使虧損也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而該地多數時間均價在1200元/噸以上,價格相較于其他地區略顯平穩,并未出現大幅漲跌現象,這是與沙河、華東、華南等部地區不同的地方。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華中地區未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呢?
首先,是需求方面。受國家宏觀調控和信貸政策的影響,今年湖北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高位調整態勢。據統計局數據統計,上半年,湖北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2212.7萬平米,增長11.7%,全省開發實際到位資金2184.2億元,增長9.3%,增速較一季度和1-5月回升4.2和3.1個百分點。綜合來看,該地房地產發展增速雖有小幅放緩,但實際剛性需求依舊對建材市場形成一定支持作用。
第二,該地交通較為便利。這就可以使華中貨源可以大量流入其他地區。之前雖然在大家的印象中,除了沙河的低價玻璃之外,華中地區的玻璃也處于偏低價位,但是今年該地價格較其他地區顯得平穩一些。在今年降價初期,華東、華南等地價格仍處于高位,華中廠家不斷對其他地區發貨,船運、陸運等交通方式較為便利,有效減輕當地廠家之間競爭。而為防止沙河貨源的沖擊,當沙河價格出現連續下滑之時,湖北廠家也會相應做出降價調整,絕不容許別人來侵占自己的“地盤”!
最后,廠家思想統一。無論是漲價還是跌價,該地生產企業之間溝通相對較多,大家形成一致的“戰斗模式”。為了穩定市場秩序,各個生產廠家之間基本可以形成固定的價格差等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而且各廠多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來決定生產的規格、厚度等,不會使得當地廠家之間的競爭局面加劇。
雖然供需矛盾短時間內很難解決,但是據悉,華中地區在產生產線中有2-3條生產線處于面臨窯爐到期,屆時如若到期放水,將或多或少減輕當地產能壓力。
從8月份中旬始,市場價格觸底反彈,沙河地區價格連日上漲,華東、華南等地亦漲勢逼人!而華中地區廠家柔中帶剛,漲價速度并不顯快,亦不顯慢,價格有序上調,各廠家庫存持續呈現削減態勢。卓創認為,華中地區市場價格短期內或將繼續穩步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