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生產全國四分之一的平板玻璃,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但由于其高耗能、高污染,如今多條落后生產線面臨著轉型升級或被淘汰的境遇。可喜的是,上半年玻璃產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該市玻璃產品質量合格率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較2010年之前提升將近40個百分點。這是沙河市質監局大力實施產品質量提升工程,全力推動沙河玻璃行業質量大提升帶來的可喜變化。
強化技術支撐。2004年,對沙河玻璃產業發展形勢進行認真分析后,該局投資240萬元建成河北省玻璃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可開展六大類玻璃產品70種項目的檢驗。目前,隨著沙河玻璃產業由以原片玻璃為主向深加工轉變、深加工企業類型多樣化,該局每年都會從經費中拿出20%至25%的資金用于購置新設備、加強技術機構硬件建設,確保檢測能力緊跟企業發展步伐。此外,在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對于存在產品質量缺陷的企業,該局在為其出具檢驗報告的同時,還會積極聯系專家對產品質量進行診斷分析,并將診斷分析報告會同檢驗報告一同送達企業,幫助企業破解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困境和難題。
零距離服務企業。沙河玻璃企業多數集聚于沙河市金百家民營工業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充分發揮質監工作職能,確保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園區內玻璃企業面臨的困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該局在園區成立質量提升辦公室,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重點從質量、計量、標準和管理等方面,為玻璃企業提供零距離保姆式貼心服務。自2013年入駐園區以來,該局已先后派出工作人員1300余人次,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126件,辦結率達100%。
實施名牌戰略。沙河現有平板玻璃生產企業15家,企業雖少,但規模較大,年產量接近全國總產量的30%,具備爭創名牌的條件。為此,該局積極引導這些企業開展爭創精品名牌產品活動,提高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及美譽度。2011年,在該局的幫助下,安全實業有限公司的“龍玻”牌浮法玻璃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成為我市首家榮獲該稱號的玻璃企業;大光明集團“嘉晶”牌浮法玻璃、長城玻璃有限公司“錦宇”牌浮法玻璃被評為河北省優質產品。2013年,該局又幫扶吉恒源實業集團等5家玻璃企業成功創建河北省名牌產品5項、河北省優質產品2項。
推進標準化生產。沙河深加工玻璃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已占到全國60%以上,其中工藝玻璃市場份額占據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工藝玻璃深加工生產企業沒有統一的標準,產品檢驗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依據,造成企業產品質量控制存在一定困難,嚴重影響了沙河工藝玻璃深加工產品的上檔升級。針對上述情況,該局廣泛調查研究,積極聘請專家論證,最終確定從申報藝術玻璃省地方標準入手,幫扶企業填補標準空白。在德金玻璃有限公司的鼎力配合下,今年3月份,藝術玻璃省地方標準已制定完畢并順利通過了省質監局專家的評審論證,6月5日已向社會公布,6月30日已正式實施。
據悉,該局將繼續開展質量提升工程,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玻璃深加工企業標準覆蓋率達到95%以上,再創省名牌3至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