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圖所示,對比2012年、2013年東北市場玻璃行情,2014年明顯弱勢。即使是在行情旺季價格上行空間仍較有限,且2014年旺季結束偏早,行情下行較往年來的均早了些。
“金九”已接近尾聲,東北地區已開始步入淡季,走貨較前期明顯減緩,已有部分企業價格開始小幅走低。雖然降價已不能加快生產企業的走貨速率,但對于東北市場而言,這也基本是唯一的辦法。
2014年東北玻璃市場已成為國內供需矛盾最為突出的市場,而這也是今年東北市場淡季提早到來的主要原因。
繼今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放慢后,近期房地產投資則表現了明顯的下滑。數據顯示,今年1-8月遼寧房地產投資額減少-3.5%,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吉林、黑龍江1-8月房地產投資額增速分別為-16.5%、-17.1%;內蒙古房地產投資增速為-4.4%。
房地產投資變為負數,這可能與東北地區過去投資加快,較早透支了需求有關;同時東北經濟的發展并未跟上房地產開發的速度。加之國家對房地產市場想方設法降庫存的總政策,后期東北房地產市場或難有明顯增速。
而近年來東北地區產能則呈現直線上漲的態勢,本溪玉晶增加產能2750噸,營口信義增加產能2000噸,雙遼迎新增加產能1700噸,凌源中玻增加產能900噸,這些企業的先后進駐,致使東北市場產能增加7350噸/日產能。
產能增漲迅速,與2014年以前東北玻璃市場價格高位、運行良好有較大關系。但目前東北地區的良好市場早已被打破,生產企業面前嚴重的庫存壓力以及資金緊張問題。
近兩年來國內產能增漲較快,很多地區產能擴張嚴重,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東北模式”正在其他地區上演。卓創建議后期生產企業謹慎點火,適當減少產能壓力;經銷商適時出貨。國慶長假即將來臨,走貨速度或小幅減緩,價格有一定下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