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數浮法原片生產企業來說,1月份是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除資金回籠較為困難外,為提早預防春節前后市場需求萎縮造成的庫存積壓問題,削價促量成為很多玻璃生產企業的不得已的選擇。元旦假期剛剛結束,風向標沙河市場價格節節走低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而與此同時,1月份伊始,華中地區尤其是湖北、湖南地區價格開始試探性調漲,盡管累計漲幅多在1-2元/重量箱,但多數廠家產銷維持良好,對短期市場看法較為樂觀。
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2條,在產226條,日熔量共計148930噸,同比2014年同期減少3.32%。盡管在環保管控、去產能政策等多方面施壓下整體產能略有削減,但2015年整體市場行情并不樂觀,絕大多數地區市場價格較2014年大幅下滑。雖然整體行情顯弱,但華東市場卻“風景獨好”,成為國內浮法原片市場價格高地。這主要得益于2015年華東浮法市場產能的大幅削減,尤其是江蘇華爾潤多條生產線集中放水冷修后,當地市場競爭壓力驟降,當地玻璃生產商在迅速填補市場空缺的同時,快速拉漲價格。截至目前,江浙地區原片平均價格在66元/重量箱左右,相對于同期華中市場57-58元/重量箱的主流成交價格明顯偏高。
明顯的價差為產能過剩的華中玻璃企業提供了減壓機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使江浙一帶成為湖北玻璃的重要流入地。以武漢長利為例,利用長江邊的3個自有碼頭,長利的玻璃順江而下到達張家港,水運成本僅需50元/噸,即使是200元/噸左右的汽運成本,華中地區的玻璃也基本能夠進入華東市場,華中企業對江浙一帶的玻璃輸出大量增加。
得益于銷路的擴展,華中玻璃生產企業產銷壓力明顯減小,尚未結束的下游加工廠趕單剛需支撐與企業普遍低位的庫存水平,使當地玻璃企業在維持出貨的同時價格穩中見漲。卓創認為,目前華中市場整體成交氛圍尚可,個別企業甚至存在貨源不足情況,產銷基本無壓力。考慮到春節將至,市場需求面面臨萎縮,盡管目前庫存普遍低位,但廠家或選擇謹慎觀望居多,節前價格或維穩為主,再度上行空間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