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貨市場北強南弱
春節以來,國內平板玻璃現貨市場呈現明顯的區域分化走勢。華北、東北市場價格緩慢爬坡,其中,沙河玻璃從960元/噸一路漲到現在的1070元/噸;東北的本溪迎新也從1040元/噸附近上漲至1100元/噸上方,而同期南方市場卻一反常態。雖然理論上講,華中、華南等地的春季建筑市場啟動早于北方,對平板玻璃的需求增加,有利于玻璃價格上漲,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南方市場,需求增加的利好被產能提升帶來的市場效應所覆蓋,近兩個多月南方玻璃市場價格平均下滑50元/噸左右,與傳統季節性走勢表現出較大的不同。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玻璃市場之所以呈現北強南弱格局,除了北方市場本地的玻璃深加工產業鏈發展良好,對原片玻璃的消化有較大的貢獻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產能方面的調整好于南方。在2016年以來冷修的10條生產線中,4條來自于河北,3條來自于山東,這些生產線投產時間基本在2010年之前。冷修條數的增加,緩解了玻璃的供需矛盾。而同期冷修復產的生產線中,南方市場居多。此外,今年華中地區還新增了武漢長利洪湖一線和醴陵旗濱五線等2條生產線,累計日熔化量在1700噸。一增一減的產能供給造成區域內玻璃價格走勢出現差異。
從需求方面來看,南方梅雨季節的臨近,對于平板玻璃的存儲不利,華中、華南地區玻璃出庫還將受阻。南方的旺季行情要在三季度之后開啟,在此之前南方玻璃價格走勢堪憂。而北方市場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小,價格走高刺激貿易商補貨,后期走勢將繼續偏強。
2未來需求將得到提振
跟蹤生產企業數據可以看到,自2月底國內生產企業庫存創出3534萬重量箱的高位后,近兩個多月隨著現貨市場提價,下游企業買漲不買跌,廠家庫存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當前距離峰值已減少150多萬重箱,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84萬重箱,折合92000噸。尤其是北方地區生產企業的庫存下滑速度較快,基本和春節前持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總產能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690噸/天,這樣算來,實際上今年的庫存狀況并不比去年好,建筑需求的拉動還不是很強烈。
2016年房地產市場逐漸回穩,房地產投資止跌轉升,1—3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加6.2%,相比1—2月升幅擴大3.2個百分點。投資持續回升受益于新開工及銷售市場回暖,1—3月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由1—2月的13.7%擴大至19.2%,同期銷售面積累計增速由1—2月的28.2%擴大至33.10%。房地產施工面積累計同比也處于緩慢增長中。據了解,房地產行業基本在新開工面積公布8—10個月之后才能產生玻璃需求,而銷售面積和施工面積走勢也分別領先玻璃需求4—6個月和6—8個月。考慮到玻璃市場需求的滯后期,下半年玻璃需求量才有望得到提升。
4月百城住宅平均價格一再創出新高,已升至11467元/平方米,實現近一年來環比連續增長。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偏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下,今年春季不少地區房市出現量價齊增的火爆場面,部分一線城市甚至還出現排隊買房、日光盤。不過,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的火熱難以延續。當前,國內商品房待售面積依然處于高位,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仍然較大。預計后市國家將繼續針對不同城市樓市分化現象進行調控,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還將作為重點。而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加碼,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市場也將面臨考驗。
3期貨倉單數量有所減少
4月初,玻璃期貨價格上沖力十足,短短十多個交易日大漲120個點。不過,隨著玻璃期價一路走高,風險也在逐步聚集,玻璃期貨升水擴大。4月21日收盤,主力1609合約期價較最便宜的交割品——武漢長利玻璃升水達150元/噸。升水走高激發了生產企業注冊倉單的熱情,武漢長利的倉單一度高達800張,超過玻璃倉單總量的一半。4月下旬開始,隨著玻璃價格重心下移,期貨升水幅度逐步收窄,截至目前,1609合約與武漢長利玻璃價格已幾近平水,期貨市場的倉單也只剩下300多張。不過,若后市行情再次大幅反轉上揚,倉單數量還將繼續上升,從而壓制市場價格。
當前玻璃現貨市場區域價格表現不一,北方市場產能的調整及其下游深加工產業鏈的發展有利于玻璃價格走勢,供需矛盾不大;而華中、華南市場的去產能化節奏緩慢,加之梅雨天氣即將到來,玻璃價格上漲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此背景下,玻璃市場北強南弱的格局可能還要繼續維持下去。
從終端環節來看,房地產市場各項數據均表現不錯,考慮到玻璃價格的滯后性,玻璃需求在下半年或將有不俗表現。不過,當前三、四線城市的房屋庫存還有待消化,短期需求刺激不足。近期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大幅下滑,已跌至4月初水平,在沒有大的利空因素影響下,后市玻璃期價繼續深跌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