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一行,在出席了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水泥技術及裝備展覽會后,專程到江蘇省建材協會調研當地建材行業發展情況,《中國建材報》社總編輯孟憲江、中國建材雜志社副社長侯立學等陪同調研和座談。江蘇省建材協會會長聶長蘭、秘書長張嵐嶸代表協會熱烈歡迎喬龍德一行到江蘇建材行業指導工作。南京玻纖院黨委書記郭偉、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維理、建華建材集團總裁王剛、晨光涂料高級經濟師繆國元等20多家重點企業、科研院校的負責人共30余人參加了調研,并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會上,喬龍德高度肯定了江蘇省建材行業及協會的工作,同時明確指出,建材行業轉型創新的目標是全面瞄準世界領先,作為建材大省和強省,江蘇應當率先一步。
座談會上,聶長蘭介紹了江蘇建材工業發展及運行情況。江蘇是建材工業大省,規模以上企業大約2200家。2015年江蘇建材工業經濟總量占全省工業經濟總量的3.8%,全省建材工業總產值居全國第四位。2016年,江蘇建材行業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在全行業的努力下,經濟運行狀況好于2015年,全省建材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764.5億元,累計增長6.4%;實現利潤總額359.9億元,累計增長3.6%;虧損企業虧損額27億元,累計增長-7.9%。今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江蘇建材行業大部分主要產品產量都在增長,整個行業效益情況好于去年同期,尤其是水泥行業實施了大范圍的錯峰生產,促使效益大幅度提高。
聶長蘭說,近年來,江蘇建材行業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提升,水泥、玻璃、玻璃纖維等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檔次不斷提高,水泥及制品、建筑及工業技術玻璃、特種陶瓷、玻璃纖維及制品等行業發展較快。行業推廣余熱利用、粉磨節能、廢渣利用等節能減排技術成效明顯。新型墻體材料、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保溫隔熱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等新型建材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產業化趨勢明顯。然而,在進步和發展的同時,江蘇建材行業也存在傳統產業數量、規模較大,高新技術產品占比偏低,供給側結構不合理的矛盾較為突出;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薄弱;產品的深加工水平不高,高端產品不多;新型材料和技術推廣應用速度不快等不足。同時,聶長蘭在匯報中代表協會和江蘇建材行業在錯峰生產和數據信息共享等方面給中國建材聯合會提出了希望和建議。
喬龍德認真聽完各方面的匯報和介紹后,高度肯定了江蘇省建材協會和企業為當地建材行業的快速發展所做的努力與貢獻。他說,江蘇是一個建材體量很大的省份,除了陶瓷,幾乎涵蓋了所有建材品類,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排名前列。這些離不開江蘇省建材協會和企業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扎實認真的工作。盡管目前江蘇建材行業還存在傳統建材占主體、新型建材發展緩慢等不足,但在轉型創新方面已有新動作。江蘇省建材協會不僅在做好政府委托的錯峰生產、政策宣貫落實等工作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還對企業新亮點、行業新動態起到了組織引領的作用。江蘇省建材協會的組織引領是創新點,有效避免了協會自身資源有限的局限性,整合了全省資源,快速引領行業發展。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喬龍德指出,首先要從思想上轉型定位,不能用傳統思維方式與模式去應對已經變化了的情況,否則會出現一大堆矛盾。新的時期出現新問題、新矛盾是正常的,只有思維轉變,新的矛盾才能被攻克,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其次是要有國際化的定位。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世界第一,所以不能總站在中國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而是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創造世界領先。江蘇省建材行業各方面素質和思想觀念在全國領先,將來的提升不能僅滿足于消化吸收,要做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這樣資本市場和貿易才能順利走出去,我們的產能和發展才能與所占有的資源相匹配。最后是要高度關注當前形勢。當前建材行業的重要任務就是“一個穩增長、兩個新突破”,即穩定逐漸增長的經濟效益,在去產能和新興建材產業方面實現新突破。大家都很明白,去年經濟效益的提升并不是靠新型產業和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而是依賴傳統材料的支撐和在行業自律協調實施錯峰生產限產的基礎上通過減量來實現的。這個辦法現階段管用,今年也要繼續抓這項工作,但靠減量得到的效益并沒徹底解決行業產量過剩的問題,為此今年全行業去產能的工作一定要有突破。發展新興建材產業也是未來趨勢之一,這方面我們面臨的難題也很大,資金、項目、政策等都面臨困難,但我們還是要堅持下去,努力實現突破。最后,他指出,江蘇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涵蓋了江蘇,他希望江蘇在新興產業、建材服務業和“走出去”發展等新的行業經濟增長點上,率先一步,努力率先實現建材行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