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季度的累庫,玻璃廠家庫存于3月初達到3468萬重量箱的高峰,盡管彼時處于傳統需求淡季,但玻璃現貨廠家憑借利潤優勢連連漲價,市場價格不斷創出2011年以來新高。直到4月初,因新訂單需求不足,廠家挺價意愿減弱,以便增加出庫。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出庫量也并未因廠家降價有明顯的增加,5月下旬國內玻璃庫存甚至再次升至3419重量箱的高位。而近期多地市場價格小幅上行,反而加速了平板玻璃的去庫,截至6月中旬,玻璃廠家的庫存為春節后以來的很低值,較今年的高峰下降216萬重量箱。玻璃產業鏈中,生產企業規模相對大型,分布也較為集中,具有較強的話語權。廠家的漲價、去庫存之所以順利,與市場心理不無關系。下游企業多數買漲不買跌,在現貨各區域價格普漲以及即將到來的雨季效應下,下游企業加快采購步伐,使得近期庫存下降速度加快。不過,端午假期之后玻璃產銷率有所回落,貿易商料放慢采購步伐,以減少自身庫存為主,玻璃廠家去庫存速度也會趨緩,不排除再次出現階段性累庫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