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產業前10家企業產能占行業的59%。按照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制定的《平板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意見》測算,“十三五”期間可淘汰落后和壓減產能2億重箱。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督查和關停無排污許可證等方式,2017年以來共淘汰格法玻璃生產線15條,產能785萬重箱,關停壓延生產線6條,產能290萬重箱,關停浮法生產線17條,壓減產能5660萬重箱,合計關停和壓減產能6735萬重箱。
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前10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16%,由于以民營企業為主且企業布局很分散,因此產業集中度還不高。截止2017年瓷磚產能136.28億平方米,比2014年的139.63億平方米減少3.35億平方米,下降2.4%。陶瓷磚企業數量從2014年的1452家,減少到2017年的1366家,減少5.92%。陶瓷磚的產能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72.9%提升至目前的85%,衛生陶瓷的產能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91.3%提升至目前的95%左右。
六、以“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為綱,以建材行業文化建設為基,將行業治理和自律融入建材行業四位一體的發展體系
戰略目標的頂層設計和各階段的實施都有支撐的部署和攻堅的目標。黨的十八大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目標,進入了新征程,建材工業在新的歷史時期該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建材工業發展的新目標是什么,建材工業今天站在哪里、走向哪里,這是全行業都在思考和關心的問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各方面進行廣泛調研,經過縝密思考與論證,2011年就開始制定《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明確提出了我國建材工業2010年至2030年發展的戰略思路與目標、戰略任務、戰略途徑、戰略重點及戰略舉措,為新世紀的中國建材工業的發展指明方向。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按照行業協會應起的作用和在任何事物中誰有引領能力和誰能引領則不分組織屬性的邏輯原理,勇敢擔當,明確了“引領、協調、服務”的協會工作職能,明確了依靠政策、標準、科技引領行業發展的定位,不斷加強對行業發展的研究,不斷提升行業協會自身服務功能和水平。在實踐中認識了履行“引領、協調、服務”首先必須認清行業發展的現狀、業態和新的發展與行業經濟運行的趨勢、規律,認真分析行業發展的特征,找到共性問題和瓶頸問題并以問題為導向對癥下藥。看到了問題,就看到了工作方向,在不斷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行業發展必須與治理、建設、自律形成四位一體的發展導向格局,形成以戰略為目標,規劃與結構調整為主線,重要部署和重點攻堅瓶頸為支撐,得到政府政策支持和依靠大企業帶頭推動為主導的工作體系。戰略形成了“寶塔型”實施方案。“寶塔”的縱向布局從上至下為戰略發展路徑“一條主線”: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一統到底;橫向“兩翼齊飛”: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創新提升一路到底。戰役性工作部署四個攻堅戰:去產能、補短板;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建材服務業;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戰術性遍及全方位。創新“三新”:新技術、新標準、新政策。“兩個遏制”:遏制新增產能和經濟效益下滑。“三個加快”: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新材料發展、加快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加快水泥、平板玻璃“兩個二代”研發等等。“戰略實施寶塔”的總體布局與發展、治理、建設、自律的“四位一體”的行業發展導向相呼應,例如在治理與自律方面,對產能過剩背景下仍然存在的雷同技術新增產能作出了一系列導向性與遏制性的規定,并不斷加強宣傳與檢查,組織大企業帶頭遏制新增產能;對一些進入門檻低、只講發展不講治理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產業,及時提高門檻提出遏制性發展導向,制定了一大批產業的產品標準,既規范發展又提升發展水平;針對行業內無序惡性競爭,制定了區域治理和區域自律的行業規則、公約;針對忽視行業利益和社會利益、只顧發展忽視環保與生態的行為,不斷提出節能減排的新標準、新舉措加以引導與遏制;針對只求自身利益,亂作為無序擾亂市場的行為,強調了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的理念,加強了行業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改變了只注重發展而長期偏離治理、建設、自律的不完整、不全面的發展,開始將行業引上全面發展進步的軌道。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攜同各有關專業協會主動推動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出臺利于建材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例如,在向工信部報送的《關于完善<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指導意見>的建議》和以專函形式向李克強總理呈遞的《關于請求設立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專項資金的政策建議》文件中,提出的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以及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的政策建議均已被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采納;向國家發改委報送的《關于請求支持建材高科技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和《關于支持建材行業重大裝備技術發展的建議》中,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浮法工藝TFT基板玻璃、大尺寸合成石英玻璃、高性能玻璃纖維、高端陶瓷新材料、環保節能型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等)、先進復合材料等被列入《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發改辦產業〔2016〕507號),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生產線、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制品生產裝備等被列入《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發改辦產業〔2017〕2063號)。據不完全統計,聯合會以專函和文件形式主動向政府部門報送產業政策建議文件30多件,針對政策文件過程稿向政府部門函復意見、建議70余次,制定落實國家政策的實施性文件20余件,組織編制、出臺的規劃性、指導性文件20余件。由聯合會組織全行業力量開展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與裝備、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與裝備創新研發(簡稱“兩個二代”)以及建材新材料領域會企聯合攻關項目,均取得重大突破。“兩個二代”50%以上研發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獲得國家發改委支持示范線建設。組織推薦行業骨干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獲得“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專項立項共30余項,其中由聯合會組織推薦與管理的項目獲得國家科研經費支持6.6億元;開展了190余項建材行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技術交流與評價會,向行業、主管部門發布和推薦了多批建材重點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共300多項。2013年至今,完成了建材行業歸口管理的近2000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清理整頓工作,廢止了46項不適用標準、提出了743項修訂提升計劃、提出了一批新興領域標準制定項目。爭取到標準計劃超過600余項,發布標準超過400余項。特別是推進完成了GB 175-2007《硅酸鹽通用水泥》第2號和3號修改單的發布,取消了32.5等級復合水泥產品;組織起草發布了全國第1批綠色產品評價系列國家標準項目11項(建材行業9項)。
行業自律成為協會工作與行業治理的重要抓手。建材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文)出臺后,組織全行業貫徹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全行業基本實現了穩增長增效益,特別是水泥產業和平板玻璃產業都在近兩三年之內實現了歷史較高利潤水平。經營理念和對市場認知與判斷形成了空前的統一,從只關注經營企業轉為更加關注經營行業,將企業利益寓于行業利益當中,體現了行業自律和文化建設的成果。有系統、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全行業的自律工作在建材行業發展歷史上也是少的。橫向地看在工業系統中也是不多的,其目的是堅持依靠行業組織的力量,開展行業自治與自律,通過行業協會的組織作用,發揮“指導、服務、溝通、協調、監督、自律”的作用,做到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行業利益的統一,維護正義、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維護絕大多數企業權益的統一。
先進的行業文化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空氣和土壤。行業文化是什么,該如何更好地認識與理解文化的作用?一個行業的文化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土壤和環境,文化興則行業興,行業發展必須建立健全行業發展的體系,它既包括行業發展,也包括行業建設、行業治理、行業自律,文化則是加強行業建設的思想靈魂。文化具有兩面性,文化先進決定著領域的先進、行業的先進,文化落后意味著一個單位衰敗的來臨。無論在聯合會系統還是行業管理當中,文化建設都被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2012年以來聯合會先后印發了《加強中國建材聯合會系統文化建設的決定》《關于貫徹實施“加強中國建材聯合會系統文化建設的決定”的工作細則》《推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系統文化建設的實施指導意見》,形成了“銳意改革進取、致力圖強有為、提升引領能力、鑄造品牌協會”的24字聯合會文化方針。這一文化建設方針的提出,順應了行業發展和協會自身轉型建設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提高整體能力、加快發展、增強向心力、提升整體實力。聯合會在2017年五屆二次會員大會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行業文化的概念和內容。其核心內涵是“舉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綱,鑄愛黨愛國敬業愛崗魂,立企業強寓行業興盛本,樹誠信和諧公平競爭德,筑美麗建材員工富裕夢”的50字行業文化方針。隨后聯合會印發《加強建材行業文化建設的決定》,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在建材行業繁榮昌盛,將文化自信融入并推動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的建材行業發展的新征程,推動建材行業由低端轉向高端發展的新征程,營造新時代的建材行業的文化繁榮。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回首過去,我們無比自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建材工業在70年的時間里,演繹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歷史大戲,造就出令世界矚目的“建材第1大國’。如今的建材工業已經從跟跑、并跑向領跑前進,從引進消化吸收向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從低端產業向綠色、智能、信息化的高精尖產業轉型。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要通過深刻總結中國建材工業7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經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要清醒看到,建材行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面臨國際環境變化和“三期疊加”轉型陣痛,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勇于攻堅克難。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的脈搏,謀劃與構建新時代轉向高端發展的新藍圖,全面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發展戰略,在新的起點上開啟建材工業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