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落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部署,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
生態環境法規方面
? 推進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
一是配合立法機關繼續推進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進一步完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規范;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制定出臺,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持續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制定。
二是加強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電磁輻射污染防治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研究,推動適時列入立法計劃。
三是持續推動黃河保護法貫徹實施。配合相關部門,加快配套規定制定、修改,及時清理相關規章規范性文件,切實將黃河保護法各項制度措施落到實處。
? 加強污染防治攻堅戰法治保障
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條例制定。有序推進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排污許可管理辦法、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環境信訪辦法等部門規章制修訂。
二
生態環境標準方面
? 加強生態環境標準管理
進一步完善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體系,配合水司等相關司局制修訂農藥、檸檬酸、淀粉、酵母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展地表水等環境質量標準研究,繼續健全監測標準、基礎標準和管理技術規范,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的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依法備案地方標準。
? 大力推進環境基準研究
印發《環境基準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進地表水、海洋、大氣、土壤等領域的基準研究,開發利用現有物種信息、毒性數據監測數據和調查研究數據,推進國家環境基準數據庫建設,夯實環境基準工作基礎。
? 持續開展環境健康管理探索
深入推進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工作,進一步明確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要求,推動更多有條件的地區參與試點。增強環境健康技術支撐能力,研究環境健康風險評估標準規范。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發布2022年全國居民環境健康素養監測結果,倡導綠色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方面
? 加強統籌調度,推進改革深入開展
繼續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統籌調度,開展調研督導與案件線索篩查、核查等工作。繼續開展典型案例評選活動,形成典型案例“品牌效應”。
? 加快健全鑒定評估技術體系,強化技術保障
加強技術基礎研發,重點攻克基線確定、因果關系分析、損害量化等關鍵技術難點;加快研究制定基線確定、恢復效果評估關鍵環節和農田、濕地等生態系統類鑒定評估技術方法;加快建設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與恢復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