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江指出,光電建筑一體化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國務院在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也提出要,“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建材消費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為推廣光電建筑技術應用,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搭建光電建筑行業技術交流和合作平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委會致力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光電建筑行業峰會與技術交流會,目前已成功走過浙江、云南、江蘇、安徽、廣東五大區域。隨著分布式市場發展火熱,光伏用戶側就近消納、接入承載能力的提升也成為行業關注和熱點討論的話題。
光電建筑一體化是助力建筑行業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途徑。光電建筑作為引領能源轉型和促進傳統建筑業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市場潛力巨大。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為城鄉建設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各省市也先后出臺“十四五”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工作計劃、綠色建筑專項支持和補貼政策,助力光電建筑產業發展。2022年,我國分布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達到51.1GW,占全部光伏新增裝機的58.5%。其中,山東省新增裝機達到7.5GW,占全國分布式新增裝機的14.7%。分布式裝機規模的穩步擴大為山東省發展光電建筑提供更開闊的市場空間,開放的營商環境和成熟的商業模式也為山東省光電建筑創新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多機會。同時,為增加電網調節資源的靈活性、降低供需不穩定性,山東省也在積極開展共享儲能、獨立儲能的市場推進。可以預見,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光伏發電強勁的成本競爭力及其良好的分布式特性,以及光儲直柔一體化技術的不斷突破與示范推廣,必將加速光伏與建筑領域緊密結合、協同發展。
王世江認為,近年來,光伏企業積極創新,建筑光伏應用的相關產品研發與制造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并開展了一系列示范應用。但是,目前建筑光伏發展形勢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如何完美結合建筑、光伏、投資三方面的需求,還需要市場開發和技術創新過程中不斷推敲磨合。其次,由于光電建筑跨界和跨行業的特性,目前尚未形成涵蓋建筑本身、又兼顧光伏發電要求的標準體系。最后,光電建筑的產業鏈是從建筑和光伏產業鏈延伸而來,各環節都要考慮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智能化等要素,為技術創新與產品應用帶來更多挑戰。
為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在完善光電建筑發展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與技術體系的基礎上,還需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第一,從光電建筑產品本身出發,堅持降本增效。從光伏角度來看,產品轉化率的提高自然就會降低成本,從建筑角度來看,建筑所貢獻的減碳標準就是降低的成本。第二,優化光電建筑商業模式,發揮光伏企業與建筑企業各自的優勢。傳統組件經銷商銷售模式缺乏項目制情況下全生命周期的施工管控能力,光伏企業需要和真正意義上有交付能力的建筑企業結合,共同推廣、開發、交付。第三,盡快建立并推廣建筑光伏發電系統的技術要求與評價規范。建議以安全性為評價基礎,提高耐久性與可靠性要求,同時保證安裝與運維質量,兼顧建筑與環境和諧。
王世江表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持續關注并助力光電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堅守立足行業、服務行業、發展行業的初心與使命,繼續做好光伏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溝通交流平臺的搭建,努力營造健康可持續、有序發展的市場環境,為光伏行業構建新生態、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