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7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吉隆坡出席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新華網
一個跨越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的三角形已經形成,一個聚合資源、制造、市場的經濟圈和增長極正在誕生。
5月27日下午,馬來西亞吉隆坡,東盟-中國-海合會,三方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正式“同框”,標志著區域合作進入全新階段。
前所未有的 “黃金三角” 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已舉行了27次。經過30多年共同努力,雙方政治互信明顯增強,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雙方都認為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東盟同對話伙伴關系中最富內涵、最具活力的一組關系,發展前景廣闊。 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24年5月,中國-海合會國家產業和投資合作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2年12月9日下午,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華網 5月27日,第二屆東盟-海合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會議聚焦加強區域間協作、維護多邊主義和提升風險應對能力,探討建立高級別后續機制以進一步落實峰會成果。首屆東盟-海合會峰會于2023年10月2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 如果翻開世界地圖,比劃一下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的位置,可以發現正好構成一個大三角。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最具穩定性,三方通過更為緊密的聯接和合作,能夠形成資源、制造、市場的有機聚合,造就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圈和增長極。這無論是對于各自的經濟繁榮,還是對于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5月27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與會嘉賓在第二屆東盟-海合會峰會上合影。新華網 從中國與東盟、海合會與中國、東盟與海合會的三個“1+1”,到本屆峰會的“1+1+1”,三方峰會建立起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制,堪稱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大創舉,這將是國際合作的一個里程碑。 全球1/4的 人口和經濟總量 中國和東盟都是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東盟則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位居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之后。中國和東盟經貿聯系密切,截至2024年,雙方已連續5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額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5.9%。5月20日,雙方剛剛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2024年10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老撾萬象出席第2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這是會前集體合影。新華網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巴林6個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海合會國家原油和天然氣儲量均居世界第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全球水平的三倍。 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的總人口、經濟總量均占全球約四分之一,但目前貿易總額只占全球約5%。把三方市場充分聯通起來,就能催生更為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加顯著的規模效應。 當地時間5月27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吉隆坡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越南總理范明政共同出席東盟-中國-海合會三方經濟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新華網 李強在峰會上強調,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各方應當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不斷豐富三方合作內涵,努力打造當今時代全球合作發展的典范。一是打造跨區域開放的典范。把三方構建成一個資源、技術、人才等更加高效流通,貿易、投資等更加自由便利的共享大市場。二是打造跨發展階段合作的典范。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深化三方發展戰略對接,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密切產業協作。三是打造跨文明融合的典范。推進三方更深層次的人文交流,進一步夯實互信基礎,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凝聚更多和平發展的共識和力量。 巨大不確定性下的 確定性 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全球化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沖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些長期堅守的價值理念受到嚴峻挑戰,如此背景下,三方峰會既是延續歷史的足跡,更是順應了時代的呼喚。與會領導人高度評價三方加強合作對促進各自發展和地區和平繁榮的重要作用,表示峰會開辟了三方共迎挑戰、共謀發展新篇章。 5月2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東盟國家領導人在第46屆東盟峰會“吉隆坡宣言”簽署儀式上合影。新華網 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峰會上表示,東盟、中國與海合會的經濟總量為24.87萬億美元,總人口為21.5億?!?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這為我們的市場融合、推動創新、促進跨區域投資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間。通過深化合作,我們將為穩定、具有韌性且可持續的增長奠定牢固基礎。” 三方發布聯合聲明,承諾以堅定的決心,發揚包容性、可持續性、韌性和平等伙伴關系精神,開辟一條團結和共同道路,邁向和平、繁榮和公正合理未來。聲明表示將在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能源安全和可持續性、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糧食和農業、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展開合作。 聲明提到: 期待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議定書早日簽署和生效,期待中國-海合會自貿協定談判早日完成; 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可持續貿易,在數字和綠色經濟技術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創造新的經濟機遇; 探索本幣和跨境支付合作; 鑒于海洋作為推動相關地區增長和繁榮的關鍵因素的重要性,探討進一步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無縫和高效的互聯互通,包括認識到維護和促進海上安全與安保的重要性; 認識到就穩定、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市場開展合作,以減少能源供應的波動,增強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意義; 探討跨區域框架,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開展數字貿易、電子商務、數字支付、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和數據安全合作; 推廣高品質旅游和跨區域營銷活動,包括文化遺產旅游、生態旅游、會獎旅游,并促進旅游數字化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方面最佳實踐的交流; 重申決心攜手努力,充分釋放三方伙伴關系潛力,確保三方合作給各國民眾和社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通過東盟、中國、海合會共同商定的機制,包括通過中國-東盟、中國-海合會、東盟-海合會等現有機制,落實本聯合聲明。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5月27日發文稱,隨著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此次峰會不僅被視為一次外交聚會,而且是全球南方崛起的關鍵時刻。中國及其合作伙伴正在編織一張更加聯通、更具韌性的經濟網絡,發展成果由各方共享,而非被壟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在采訪中表示,中國、東盟與海合會的優勢具有明顯差異,中國的技術和市場,東南亞低廉的人力資源成本,中東地區的資本優勢,將使三方合作比兩兩合作更易產生規模效應。在當前地緣政治沖突愈發激烈的背景下,三方合作也可以有效降低敏感度,相關合作韌性更強,彼此關系的黏性也會更強。 5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表示,東盟和海合會國家都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員,也是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中方支持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倡議舉辦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在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背景下,三方共商團結合作、發展繁榮大計,促進跨區域互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方期待同東盟、海合會國家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捍衛全球南方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