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閉
  • "掃描二維碼,關注協會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制造業由大到強攀高向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8-06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瀏覽次數:0

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中國制造上天入海,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由大向強的步伐堅定有力。


“十四五”時期,我國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連續15年穩坐全球制造業“頭把交椅”,每年制造業增加值超過30萬億元,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立足已有基礎,中國制造積極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正重塑新優勢、迸發新動能。


規模優勢不斷鞏固

“十四五”期間,我國制造業最突出的表現是規模優勢持續鞏固,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


“這背后是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供應能力。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煥發新活力,如鋼鐵行業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輕工領域研發投入強度大幅提升,船舶、電機等行業增加值快速增長,老產業發新芽。”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說。


“十四五”時期,我國加快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認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強化。2024年我國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6.3萬家,是2020年的1.7倍。我國已有超570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占比近四分之一,科技領軍企業在產業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明顯提高。2024年我國專利合作協定(PCT)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全球申請量前十大企業中有4家中國制造業企業。5G通信設備、“復興號”動車組、光伏發電裝備、大飛機、大型LNG船等一大批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


創新方面亮點頻出,成為驅動制造業升級的核心力量。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增加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產品裝上了“中國芯”;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關鍵引擎。”浪潮智能生產董事長張金龍認為,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產業加“數”前行,需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數字技術,充分發揮數字化服務商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優勢,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逐浪AI大潮,浪潮智能生產研發智產大模型,深耕礦山、石化、裝備等行業領域,為生產制造環節提供智能化場景解決方案,打造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和智慧礦山。例如,在礦山行業,浪潮智能生產為礦山裝上“AI大腦”,賦能晉普山煤業打造煤礦智能綜合管控平臺、AI視頻分析平臺、災害綜合防治系統、智礦數字人系統等,實現安全與效率雙提升。


“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結構加速優化,高端制造占比穩步提高。高端化邁出新步伐,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持續提升,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電車等領域形成了一批高端品牌;智能化全面滲透,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大幅提高,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深入,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不斷涌現;綠色化轉型成效顯著,清潔能源發電行業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生態保護類行業實現快速發展,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


關兵介紹,從高端化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由2020年的33.7%、15.1%提升到2024年的34.6%、16.3%,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從智能化看,工業機器人密度由2020年每萬人246臺提升至2023年每萬人470臺,在全球排名中從第九提升至第三。目前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189家“燈塔工廠”中,我國占79家,居全球首位。從綠色化看,截至2024年,國家級綠色工廠達到6430家,實現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約20%。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6.6萬輛,是2020年的9.4倍。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十四五”期間,我國制造業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的主陣地,在多個維度實現突破。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快速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蓬勃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新興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突破萬億元大關,低空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未來產業布局全面展開,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一批前沿成果。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企業創新活力充分激發,開源社區、創新平臺等新型研發組織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推動產業升級,也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成為提升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力量。


“距離制造強國,我國在研發創新和企業競爭力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關兵分析,從上市公司數據看,2024年美國制造業上市企業的研發費用合計為2.6萬億元,我國為1.3萬億元,僅是美國的50%;美國制造業上市企業達6.2%,我國為3.6%,僅是美國的58%;美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凈利潤率為7.86%,我國為4.57%,僅是美國的58%。產業創新和企業競爭力是衡量制造強國的重要指標,“十五五”期間,我國需要在研發創新、企業競爭力方面久久為功,夯實制造業發展根基。


朱克力認為,邁向制造強國,我國制造業仍需在幾個關鍵領域持續發力。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需進一步提升,在高端芯片、工業軟件、關鍵材料等領域還存在短板,必須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卡脖子”技術。產業基礎能力需要夯實,要強化質量品牌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創新生態體系有待完善,要進一步優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綠色低碳轉型還需深化,要推動制造業全鏈條綠色化改造,發展循環經濟,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要抓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新模式新業態。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我國制造業必將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朱克力說。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05037132號-1
電話:010-57159706 傳真:010-88372048 聯系我們:glass@glass.org.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亚洲综合图色40p|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