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標準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能否作為執行標準?可以直接采用嗎?
答案是:完全可以!但這其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關鍵細節。
在討論能否作為執行標準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定義。
企業標準是指企業為統一生產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而自行制定的標準。根據《標準化法》規定,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制定企業標準,或者與其他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標準。
團體標準則是由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團體標準具有市場驅動、利益共識的特點,能夠快速響應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需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可以作為執行標準。
這意味著:
第一,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可以執行本企業制定的企業標準;
第二,企業可以執行自己參與的團體制定的團體標準;
第三,企業還可以選擇執行其他社會團體制定的團體標準。
這一規定賦予了企業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技術能力、市場需求和戰略定位,靈活選擇最適合的執行標準。
雖然企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都可以作為執行標準,但在直接采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自我聲明是關鍵環節。企業執行自行制定的企業標準的,應當公開產品、服務的功能指標和產品的性能指標及對應的試驗方法,并自我聲明公開執行標準的標準編號和標準名稱。
團體標準的自愿性采用原則。團體標準本質上屬于自愿性標準,任何單位和企業可以自愿采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項團體標準被法規或行政規范性文件引用,那么在該法規或文件規定的范圍內,該團體標準就具有了相應的約束力。
標準內容不得低于強制性標準。無論是企業標準還是團體標準,其技術要求都不得低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相關技術要求。這是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基本底線。
考慮市場認可度和采信情況。在選擇執行標準時,還需要考慮標準的市場認可度和可能被采信的情況。一般來說,團體標準由于有多家市場主體共同制定,通常具有更高的市場認可度。
面對多種標準類型,企業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執行標準呢?
評估標準的技術水平。選擇執行標準時,首先要評估標準的技術水平是否滿足產品要求和市場需求。一般來說,團體標準的技術水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企業標準則可以體現企業的獨特技術優勢。
考慮產業鏈配套情況。如果企業的產品需要與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那么選擇執行通行的團體標準可能更有利于產品的推廣和應用。
權衡標準制定和維護成本。企業自行制定企業標準更加靈活,成本相對較低;而參與制定團體標準雖然成本較高,但可以借助行業力量,共同推動技術進步。
分析市場競爭態勢。如果企業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希望通過標準建立技術壁壘,那么制定企業標準是更好的選擇;如果希望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擴大市場影響,那么參與制定團體標準更為合適。
某智能家居企業開發了一款新型智能插座,在確定執行標準時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制定企業標準,突出產品的獨特功能;二是采用已有的團體標準《智能家居設備互聯互通規范》。
經過綜合評估,該企業決定:核心安全指標執行國家標準GB 2099.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智能功能方面則同時采用團體標準《智能家居設備互聯互通規范》和制定企業標準。
這樣既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性,又實現了與主流智能家居平臺的互聯互通,同時還通過企業標準體現了產品的特色功能。
企業標準與團體標準都可以作為執行標準,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需求靈活選擇。
無論選擇哪種標準,都應當公開承諾執行標準的標準編號和名稱,確保標準內容不低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并保證產品質量符合所執行標準的技術要求。
在標準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