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1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部分地區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一起關注——
要點速覽:
國務院批復同意自即日起2年內開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試點探索各類新型要素配置方式是本次改革的一個亮點。希望通過試點能夠進一步打破新型要素進入行業體系和產業體系的準入壁壘,推動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賦予試點地區更大的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支持這些地區依據人口存量和變化趨勢來匹配新增建設用地。
聚焦先進制造業、消費新熱點、民生新需求和重大工程項目,圍繞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加大試點地區崗位挖潛擴容力度。
深入推進技術市場改革,支持試點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差別化改革探索,推動構建全國一體化的技術市場體系。
國務院批準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的10個地區,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蘇蘇南重點城市、浙江杭甬溫、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廈泉、河南鄭州市、湖南長株潭、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四川成都市。
這10個地區是發展基礎較好、經濟增長支撐作用強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礎條件較好,也具有較強代表性。各地區試點方案總體結構基本一致,但具體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側重。
試點方案自批復起實施2年時間,預計2027年完成試點任務。
此次改革試點是深入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舉措,具有試點地區范圍廣、要素領域覆蓋全、試點舉措任務實、全國示范意義強等特點。
在技術要素方面,著力推進技術協同創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重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創新等問題;
在土地要素方面,持續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解決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等問題;
在人力資源要素方面,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提高人才集聚能力,重點解決人才暢通流動、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等問題;
在數據要素方面,加快拓展數據開發應用場景,重點解決數據價值實現與高效應用等問題;
在資本要素方面,增加有效金融服務供給,重點解決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問題;
在資源環境要素方面,完善資源市場化交易機制,重點解決市場機制建設等問題。
此外,試點圍繞支持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等提出具體工作安排,解決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
將重點圍繞“建機制、搭平臺、優生態、促開放”,深入推進技術市場改革,支持試點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差別化改革探索,推動構建全國一體化的技術市場體系。
建機制方面,重點是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規則,為技術市場改革發展提供保障。
搭平臺方面,重點是推動各地區、各領域技術交易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促進數據跨平臺流通。
優生態方面,重點是促進資源要素協同,形成共建共享生態。加強技術要素同資本要素的協同,支持地方探索推進技術資本化,創新開發科技保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
促開放方面,重點是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大力發展國際技術交易。
自然資源部:
部分試點地區的探索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賦予試點地區更大的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支持這些地區依據人口存量和變化趨勢來匹配新增建設用地;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在創新產業用地供應方面,建立健全長期租賃、先租賃后出讓、彈性年期供應等市場供應體系;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和清單管理制度,推行產業用地“標準地”模式供應;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完善產業用地“畝均論英雄”的綜合評價政策體系。
在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再開發方面,細化完善低效用地認定標準,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和主動退出;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的盤活利用,鼓勵經營主體通過建設用地整理等方式促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探索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和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閑置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增機會”
聚焦先進制造業、消費新熱點、民生新需求和重大工程項目,圍繞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加大試點地區崗位挖潛擴容力度。
“強服務”
推動試點地區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促進就業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用人主體廣惠及、就業創業全貫通。
持續深化社保經辦服務,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推動更多的社保事項“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健全試點地區博士后人才服務體系,完善外國專家保障機制,推進外國人才服務保障和外國人來華工作便利化試點,支持事業單位通過特設崗位引進急需高層次專業化人才。
“優環境”
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導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和急需緊缺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
“提能力”
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全面實施“新八級工”制度。
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以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為牽引,高質量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
中國人民銀行:
圍繞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設立了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消費和養老再貸款等。 通過綠色再貼現、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估等手段,強化對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發展的激勵。 新增1000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更好支持相關領域的融資。
國家數據局:
這次試點將重點圍繞更大力度釋放公共數據資源價值、協同創新培育數據開發利用場景、 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數據流通交易機制三個方面深入探索。
支持試點地區加強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和授權運營,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模式。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加大數據供給,釋放數據需求,挖掘一批可感可及的數據應用成果。
支持試點地區探索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建立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
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方面,試點探索各類新型要素配置方式是本次改革的一個亮點。要探索形成新的市場和配置規則,增強新業態新領域要素保障,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希望通過試點能夠進一步打破新型要素進入行業體系和產業體系的準入壁壘,推動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深化服務業領域要素保障方面,加快服務業發展是擴消費的重要舉措,但目前仍面臨著各類要素供給保障不足等問題,要堅決破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標準、更高品質、更加便利、更加豐富的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