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我國當下城鎮化發展階段、未來發展的總目標和重點任務作出明確部署。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這是把握城市發展工作的核心背景。
“存量提質”時代,城市發展的理念、方式也要隨之調整。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城鎮化的新路徑,要從外延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從房地產單邊突進到統籌房地產與產業、就業和人口等,存在著諸多變化。
而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目標,是既把城市作為宜居生活的載體,也要作為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讓城市功能更好地切入內需和雙循環之中。
城市從擴張到提質
15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階段進行了明確解讀。
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在此之下,要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約高效;轉變城市發展動力,更加注重特色發展;轉變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轉變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統籌協調。
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則是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會議還部署了城市工作的重點任務。其中提到,要堅持人口、產業、城鎮、交通一體規劃,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工程建設,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此次會議對城市發展階段有了重要判斷,兩個關鍵點是:城市發展進入穩定發展期,以及存量提質增效期。
對房地產來說,這意味著行業模式要告別外延式土地開發,走向內涵式發展。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房地產內涵式發展,意味著城市內部空間、功能、服務要完善,比如調整建筑物或土地用途、低效土地資源盤活整合、原有空間植入新業態等,通過更新釋放存量空間。
二是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舊商業或工業區賦能,補齊安全、公共設施等短板,以提升居住消費欲望和潛力,地產將轉向存量盤活,房企也會轉向服務業。
“從增量到存量,從物質增長到關注人的需求,從重視項目、投資和經濟,轉向城市的社會治理,這是城市增長方式和動力的巨大轉變。”李宇嘉表示,過去城市發展對舊模式有慣性依賴,本次既是動員會、也是部署會。
從擴張到提質之余,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也在凸顯。
嚴躍進表示,此次會議有句重要表述,即“充分發揮城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樞紐作用”,這意味著既要把城市作為宜居生活的重要載體,也要把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讓城市功能和雙循環體系結合起來。
李宇嘉認為,我國城鎮化率接近70%,城鎮人口在數量、消費上都是主力。從住房角度看,未來也要切入內需和雙循環中,比如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能釋放住房需求,也能帶動上下游行業,這就是住房在內需和雙循環中的地位。
房地產有哪些機會?
城鎮化發展新階段,房地產行業還有哪些機會?本次會議提到,要“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為重要抓手”、“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會議強調要“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表明城市更新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明顯提升。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意味著后續房票安置等相關政策有望進一步完善。
今年以來,中央對城市更新工作已有了行動意見。5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動實施要取得重要進展,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初見成效。
在任務安排上,意見提出要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
好房子建設,即大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好小區建設,即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更新改造老化管線管道等。好社區建設,包括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好城區建設,即完善城市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證券指出,當前的城市更新工作,與過去“棚改”模式存在本質區別。上輪棚改伴隨著房價上漲預期、土地財政依賴度高、房企擴表拿地激進等,如今房價暫未完全企穩、地方財政收入更加多元、房企拿地回歸理性,增量擴張式已不再適用。
李宇嘉也表示,我國住房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未來城中村不再“大拆大建”,而是以安全為底線,推進綜合整治;當然,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安全問題多、資金能平衡的項目,還是要推進拆除,危舊房改造是重點內容。
“盡管增量的門關了一大半,但存量盤活、更新、空間資源整合的機會,又開了一扇窗。”李宇嘉稱,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重點將轉為開發、建設、改造、運營并重;對經濟的作用,也從發展“引擎”轉向了“穩定器”。
在最重要的資金問題上,財通證券則表示,城市更新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四類,中央財政、地方財政、金融機構和其他社會資本。當前,地方政府投資主導作用較強,未來規范和創新多元投融資方式是努力的方向。
該機構認為,城市更新能帶來諸多機會。分行業看,房地產開發行業集中度將有所提高、模式需轉換;同時,可拉動新型建材需求增長,建筑裝飾行業迎來大量存量房改造需求,物管企業也迎來拓展業務的機會。
李宇嘉表示,推進城市更新對家居家電、裝飾裝修、建筑建材、租賃等領域的帶動都很強,這是房地產回歸民生、大宗消費的體現,依托其產業鏈條長、帶動性強的特征,能激活的消費需求很大,也是其支柱地位的體現。
概言之,未來的宜居城市,將告別過去外圍新區擴張、房地產單邊突進、城市功能割裂的模式,做到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將房地產植入產業、人口、公共服務中,做到地產與產業、人口、就業、供地協調,“人房地錢”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