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作出“兩個轉向”的重大判斷,即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指明了我國城市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立足這一歷史方位,會議提出了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部署了“一個優化、六個建設”的7個方面重點任務。
當前,我國城市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必須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向科技創新要動能、向盤活存量要動能、向開放合作要動能。
城市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生產性服務業支撐,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著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優化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新型建材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大力推進智能建造,培育現代化建筑產業鏈。
城市中積累了大量建筑、設施和土地等資源,要激活城市存量資源資產潛力,改造利用老舊廠房、低效樓宇、傳統商業設施等存量房屋,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開放是促進城市繁榮發展的重要路徑,要發揮城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樞紐作用,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加強人居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提升世界城市日、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