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設科技與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 王柏俊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住房的需求已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更加關注舒適、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藍圖,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為新時期住房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樓市調控示范生”,長沙始終堅持“房住不炒”,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房價收入比保持較低水平。面對新形勢,長沙積極響應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理念向綠色、低碳、健康、智慧轉變。在土地供應環節即強化品質要求,創新實施“品質與價格相結合”的價格監制機制,并出臺政策支持居民“以舊換新”購買改善型住房。 尤為重要的是,長沙率先構建了“保障房、剛需房、改需房”的三房分類供給體系,實施分類供地、指導與建設。通過提供不同區域、裝修標準、價格區間、戶型面積的多元化產品,精準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層次住房需求,走出了一條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特色之路,努力讓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 自2022年10月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來,長沙市以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積極實施“五動”戰略(即“模式撬動、科技驅動、研發聯動、典型帶動、政策推動”),加速催生具有住建行業特點的新質生產力。在建筑領域大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推動建筑業綠色化、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全力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同時,長沙市通過實施“158”(推廣一種模式、打造五大場景、運營八個平臺)工程,用新模式、新場景、新技術推進好房子全過程建設。具體而言,就是在傳統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模式上,按“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思維、生產、施工、運維的一體化建造管理;根據項目不同類型和功能,長沙以“BIM+裝配式”為1.0基礎應用場景,層層迭進,逐步形成“BIM+裝配式+智能生產、物流+智能施工+智慧運維+智慧運營”的智能建造1.0-5.0五大數字應用場景,提供好房子示范案例借鑒;圍繞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各環節,通過“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方式,開發8個前后串聯、整體協同、資源共享的通用型、市場型數智平臺,為好房子建設提供全過程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與管理。 數智工地管理平臺 在政策體系方面,近年來長沙市一直秉承“品質優先、服務于民”的理念,在提升住房品質方面開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舉措。2017年出臺規定,從戶型設計到智能化等38個方面提升住宅工程品質;2021年,通過加強全裝修品質管理、開展既有小區品質提升三年行動,保障購房者權益,改善老舊小區居住條件;2022年,創建“綠色完整”居住社區,推動城市居住社區高質量發展;2023年,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促進住宅品質綠色化;2024年,優化房地產開發項目規劃管理,推動住宅“零公攤”;2025年,多措并舉,規范物業服務收費,推進智慧物業建設,優化房地產發展措施,積極推進新建商品住房服務配套建設管理,全方位提升住宅建設品質與管理現代化水平。 在技術體系方面,隨著國家發布《住宅項目規范》《好住房技術導則》等相關標準引導各地開展好房子建設,長沙市積極組織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探索和構建適宜本地生活習性、經濟技術發展水平、房地產市場需求等好房子技術標準體系,并在調研基礎上總結出了適合長沙市好房子建設的技術框架,以及發布了《長沙市“好房子”建設技術導則》。 產業體系方面,長沙市通過構建“四梁八柱一底座”智能建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和協同發展,引導投資業主、設計單位、生產企業、施工單位、運維機構、數智科技、綠色新材、智能裝備等八大市場主體承擔主體責任,共同推動好房子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過推廣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長沙市不僅提升了住房建造效率和建筑品質,還有力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和產業升級,為長沙市好房子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通過系統化、數字化、智能化,物業服務企業可以針對性提供個性化服務,特別針對“老有所住”和“幼有所依”的需求,采取系列適老和適幼化措施,為業主提供更多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 長沙好房子建設體系的探索與實踐,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體現。通過融合智能建造新質生產力、構建完善的政策標準體系、創新科學的技術框架、凝聚強大的產業協同力量,并著力推動物業服務現代化,長沙正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長沙特點的城市現代化和住房高質量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