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生態環境部在廣東深圳召開2025年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
黃潤秋強調,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要立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準確把握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深入分析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把系統觀念貫穿碳市場建設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加快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一是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既要充分尊重市場發展規律,持續激發碳市場交易主體積極性,又要健全監督管理制度,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可靠,著力營造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二是統籌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要以長遠目標統領階段性任務,以短期目標的實現支撐長遠目標達成,逐步發展完善碳市場,推動形成減排效果明顯、規則體系健全、價格水平合理的碳定價機制。三是統籌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要加強碳市場與其他政策制度的協同,推動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有效銜接、協同增效,鼓勵地方試點碳市場先行先試,為全國碳市場建設開展有益探索。四是統籌好國內和國際的關系。既要立足我國國情,探索出一套符合市場規律的路徑和方式,又要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對話和務實合作,推動建立科學、公平、合理的全球碳市場機制。
黃潤秋指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全國碳市場建設總體要求、階段性目標和重點任務。要全面落實《意見》要求,加強統籌協調、組織實施和跟蹤評估,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系統推進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一是加快建設強制碳市場,穩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逐步實施配額總量控制,穩妥推行配額有償分配。二是積極發展自愿碳市場,構建科學完備的方法學體系,強化減排項目開發和實施管理,積極拓展核證自愿減排量應用場景,統籌推進跨境碳交易實施。三是著力提升市場活力,持續擴大交易主體規模及類型,逐步豐富交易產品,全面強化交易監管。四是加強數據質量全過程管理,進一步健全核算報告核查制度體系,不斷加強數據質量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全面強化年度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持續提升企業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五是強化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監管,推動將強制碳市場核查機構納入認證機構資質管理,探索開展技術服務機構信用管理,建立事后評估制度。六是完善管理體系和組織保障,建立健全與全國碳市場發展階段相適應、有利于加強統一監督管理、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的管理體系,著力打造高水平的碳排放管理隊伍,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加強全國碳市場管理能力。七是加強碳市場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積極推動技術、方法、標準、數據等國際互認,為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作出中國貢獻。會上,北京市、山西省、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局)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民航局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以及部分審定與核查機構代表參加會議。